收稿日期:2008-03-20 修訂日期:2008-05-29 作者簡介:于鵬濤(1971-),男,河南西平人,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利工程建設。摘要:南水北調工程 中線穿黃隧道的盾構隧道起點深度大,地質條件差,地下水位高,起點空間小。施工過程中制定了嚴謹合理的程序,重點對起始區進行了高噴防凍加固,盾構安全順利啟動。關鍵詞:黃色隧道;基礎加固;開工建設技術盾構機黃河穿越隧道中線工程南水北調于鵬濤(建設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焦作454850) 摘要:開工建設技術盾構機黃河穿越隧道中線工程南水北調因選址埋深大、地質條件差、地下水位高、啟動空間噴沙水有限等原因,制定了嚴格合理的作業流程,高壓混凝土噴淋冷凍固結重要啟動區,成功實現安全啟動。 :黃河穿越隧道;基礎加固;盾構開工介紹在盾構施工中,開工是最容易發生事故的過程,也是最關鍵的過程。
為保證工作面的自穩定,常用的施工方法有:沉淀法、氣體壓縮法、注漿加固法、高壓噴射混凝土法和冷凍法等[1]。穿黃工程盾構隧道初期施工以高壓旋噴樁加固為主,結合適當降水和補充凍結施工,隧道門密封良好,制定了嚴格合理的程序。本文介紹了盾牌啟動的關鍵環節。項目簡介2.1 項目概況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位于鄭州市以西約30公里處。兩側與南水北調工程主干道相連。設計流量為265 m3/s。兩條結構相同的圓形隧道用于穿越黃河。 ,兩個孔的中心相距28 250m。隧道內徑7 m,外徑8.7 m,雙層襯砌,外襯砌為厚度40 cm的預制管片,與盾構隧道拼裝;內襯為混凝土預應力環,厚度為 45 厘米。錨,現澆施工。隧道最大埋深35 m,最小埋深23 m,河床砂振動液化深度16 m。整個隧道為“北縱南斜”的隧道類型。北岸豎井為盾構起始豎井,深度48.1 m,內徑16.4 m。豎井施工采用1.5厚地下連續墻作外圍支護,內襯(0.8厚)采用“反法”澆筑。 (穿黃河隧道布置見圖1)[圖]。] 北岸豎井形成條件[1]:表層為砂壤土,深5層,盾構機器完全包裹在中間砂層中,最高地下水位45 m,盾構隧道起點是典型的大埋深、飽和水和全砂層起點。盾構起點隧道采用先啟動主機,再將配套設備放在地上,通過延長管道連接的方案。
出發前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出發區地基加固及檢查、井內啟動平臺及反力支架安裝、盾構主機吊裝、隧道門防水密封安裝、以及隧道門的混凝土安裝。預鑿、盾構機調試等。所有準備工作完成后,盾構開始啟動。此時應迅速切開隧道門,盾構機前移,同時安裝負環段,建立泥水循環。 2.2 離場風險(1)鑿洞洞門的風險。盾構啟動前,需要鑿洞洞門的混凝土。如果暴露時間過長,土壤會坍塌,影響盾構啟動,本工程盾構機直徑為9,啟動區域在整個沙層中,啟動深度大,地下水位高,涌水、涌沙風險為很高,必須采取可靠的地基加固措施,提高地基的整體穩定性和防滲能力開工前履帶吊后壁,該項目兩條隧道的起始區先用樁基加固,經檢查發現有滲水現象,為確保安全,補加了freezi吳。 . 為防止盾構初期開挖時盾殼與隧道門間隙的土壤、地下水和循環泥漿的流失,以及盾尾穿過后墻后灌漿漿的流失隧道施工時,必須在盾構啟動前可靠安裝。隧道門密封裝置。本工程下游線路隧道盾構進入隧道門后,在外界水土壓力的作用下,隧道洞口密封處形成縫隙,噴漿發生。
聚氨酯加固和注入后,泄漏被密封,防護罩能夠正常推進。地基加固3.1 高射流地基加固 為保證啟動安全,盾構啟動區采用高壓噴射樁加固。為了提供反作用力支撐,后孔側的基礎也通過高速注射加固。出發區布置666個高壓噴射樁和一排C10塑料混凝土墻。后孔一側布置285個高壓噴射樁(見圖2)。【圖】高壓噴射樁采用雙高壓三管施工方法,鉆孔深度為起始區50.1 m,注漿標高81.5~55.5(隧道中心標高67 m),后側鉆孔深度隧道50.1 m,注漿標高75.5~55.5 m。地下連續墻,標高101~55.5 m,壁厚0.8 m,墻頂以上采用粘土回填,起始基礎加固后完成后,在起點隧道門口水平鉆孔,檢查加固效果,所需滲水量為5m3/d,共布置12個水平孔,孔深不穿透塑料墻二。如不理想,可采用水平密實注漿進行補充加固。 3.2冷凍孔位于塑料墻外,雙排排列,行距1m,孔距0.8m,冷凍孔39個,深度為測溫孔2冷凍孔48m,冷凍段長度18m(海拔75.5~57.5m),冷凍板有效厚度要求為 1.5 m。計算的總制冷量:Q=230,000 kcal/h。
冷凍區和非冷凍區用擋板和底錐隔開,進行局部冷凍,冷凍時間控制在30天以內。盾構隧道出孔前,必須滿足以下條件:凍土墻厚度1.5m;凍土平均溫度為-10;鹽水的溫度為-28至-30;發射前,需要將位于盾構推力剖面內的所有冷凍管拔出,用熱鹽水在冷凍機內循環,使冷凍管周圍的凍土解凍至50-80毫米。 @>1 主機吊裝 本項目采用分段啟動方案。主機先吊裝,主機在地下組裝。用150延長管線接地,然后配小車。主機包括刀盤、盾體、主傳動總成、盾尾、管片安裝機等,大件按吊裝順序依次放置。起重設備與450履帶起重機配合使用。最大的起重件是刀盤,重達 96 噸。舉升順序如下。 (1)前盾下部。包括前盾下部、前盾左側、管片安裝機支撐梁、前盾右側。以上各部件依次往下,三塊前屏蔽連接好后,在屏蔽體底部安裝相關管路。(2)主驅動。主驅動倒在地上,下井后接前盾。(3)前身上部。前身上部下井后,與下部主軸承連接。前體 前護罩 4 焊接塊體的接縫。(4)刀頭。刀頭組裝焊接在地面上,清理法蘭后,整體吊入。(< @5)前體將下半部分向前推。(6)吊入分段組裝機。
(7)掛入盾尾的上半部分,焊接調整圓。(8)將盾體向后移動,靠近反作用力支架的位置,然后焊接每一片盾尾,然后焊接盾尾和盾體之間的環焊縫。4.2 安裝啟動平臺和反作用力支架,盾體姿態精確定位,然后焊接在起動座上,組裝防護罩時履帶吊后壁|南水北調中線盾構隧道開工技術,在起動座的軌道上涂上潤滑油,以減小防護罩向前推動時的阻力。為防止屏蔽殼在啟動導軌上偏斜,在啟動導軌兩側的屏蔽殼上焊接工字鋼,當門密封時會被切斷(見【圖片]). 反作用力軸承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它提供負環段的反作用力。它與軸襯同時澆注。反力支座端面應平整(見圖4)。[圖]4.3 隧道門防水密封內徑9.4m,灌漿鋼圈外側沿周邊均勻分布孔,孔門密封由三個鋼絲刷和兩個橡膠片組成(見圖<@5),其中每個橡膠片密封由Cord橡膠,圓板制成、擋板和連接螺栓等。兩塊橡膠板相距440mm密封。在啟動盾構機之前,在鋼絲刷、簾線橡膠和屏蔽殼表面涂上油脂,以降低系數當盾構刀頭全部通過第三根鋼絲刷時,泥水倉開始加壓,此時通過預留孔在鋼絲刷和橡膠板之間加入油脂,防止泥水流到軸。
盾構機繼續前進時,及時向孔內添加潤滑脂,使潤滑脂壓力低于泥水壓力0.01MPa,達到防水效果。 【圖】4.4 有環形砂漿墻,可以起到防滲幕的作用。因此,啟動區提前連續抽水,盡可能降低地下水位,并鉆水平孔,觀察前方土壤的加固效果。 , 必要時補充強化。洞門的鑿鑿分兩個階段。孔圈內的三根梁先用氣鎬截斷,截斷整個工作面的第一排鋼筋,并逐層截出地下連接處(1.5m)從上到下,第一層被剪掉。然后,作為施工平臺,依次向下進行施工。一期地下連續墻鑿深控制在m,其余0.5厚墻將在一期完成后實施。第一階段完成后,盾構機將立即前進。 4.5 盾構機調試 盾構機組裝完成后,連接支撐系統和延長管線,進行液壓、電氣等關鍵部件的壓力整定和功能測試。調試內容如下。 (1)推進系統測試推進速度和氣缸壓力檢測。(2)刀盤驅動系統測試正轉、反轉、最高速度、調速、壓力等是否正常. (3)@ >液壓泵站測試,檢查液壓油過濾和循環系統。(4)分段安裝系統測試。各自由度功能測試,真空吸盤功能測試。(<@5)超級刀功能測試。(6)渣漿泵系統測試各項功能是否滿足性能要求,換向調速是否正常。
(7)其他輔助液壓系統測試。(8)段吊功能測試。(9)巖石破碎系統測試。動作、工作壓力、破碎能力等。(1 0)齒輪油循環系統測試。是否正常,液位報警功能等(11)尾部注脂系統測試。工作壓力是否正常,自動工況是否合理. (12)主軸承HBW系統測試:工作壓力是否正常,在刀盤前部加注潤滑脂。(13)潤滑脂密封系統是否正常,加注主軸承軸承加脂至溢出,測量壓力是否達到要求,控制部分功能是否正常,小油箱液位聯鎖功能是否正常。(14)測試氣壓系統控制部分是否正常,壓力是否正常。(1<@5)循環水處理系統)工作條件是否正常,壓力和速度自動調節是否符合要求。 (16)循環系統能否工作,主傳動部分流量是否達標,壓力是否正常。(17)盾構機聯動控制)是否正常與否,控制室各環節控制是否正常。(18)盾構機故障顯示測量及盾構機開工施工5.1 啟動步驟盾構機調試完成后,進入在盾構啟動狀態下,盾構啟動步驟如下:剩余隧道門砼鑿安裝,前進導軌負7環段組裝,負6環段隧道門止水裝置組裝完畢,泥水循環回填履帶吊后壁,灌漿進入正常開挖狀態。5.2厚混凝土,拆除腳手架,清理現場。5.@ >3 先進導軌盾構機安裝到進入隧道門,前方1.4附近有兩條導軌。為防止盾構機入孔后刀盤下沉,導軌高度略低于啟動支架的導軌,導軌與盾構底座焊接牢固,涂黃油到導軌。
推進時左右千斤頂對稱應用,保證盾構機在導軌上滑動均勻,使底座受力合理。 5.4 負環采用鋼管制作,環寬1.6m,厚度0.4m。其中負片1片。在組裝第一環負環之前,在屏蔽尾管件組裝區域安裝10厘米槽鋼。在盾構機中組裝好管片后,用千斤頂將整圈鋼管慢慢推出。當段被推出 1.8 時,開始組裝第二個環,以此類推。及時支撐安裝到位的負環,避免因負環段不圓度大而造成段裝配困難。 5.5 調整隧道門止水裝置 當盾構機刀盤進入隧道門時,調整止水裝置活動壓板位置并固定。一般在扇形壓板與屏蔽殼之間預留5mm左右的間隙。當盾構機魚尾尖撞墻時,及時調整動壓板與盾構筒的間隙,一般為5-10mm。間隙的大小應根據護盾姿勢的需要進行調整。 5.6環段止水裝置安裝調整好后,開始組裝負6環。滑動到裝配器的下部開始裝配。 5.7 泥水循環建立 吊環組裝完成后,盾構機向前行駛,負5個吊環開挖1.2左右后,建立泥水循環此時泥水壓力按限值設定,只要滿足運輸要求,初始設定值約為0.1 MPa。 5.8 回填注漿 盾尾通過隧道門封堵后,立即將壓板焊接在隧道洞口處的負環鋼管片上,并進行回填注漿,避免隧道縫隙處的水土流失。門。
開挖過程中,盾尾完全進入隧道門時,當橡膠止水簾和壓板接觸管片外壁時,間隙瞬間擴大至350mm(管片外徑為8700 mm,尾部外徑為9 870 mm)吊車出租,所以為了保證切口水壓的穩定,必須增加泥水量。 5.9 正常開挖 回填灌漿后即可進入正常開挖狀態。盾構的姿態根據管片的配置,隧道沿軸線的上邊緣行駛。結論 黃穿隧道下游線盾構機于2007年7月開工,采用基本相同的開工方案。不同的是,下游線路起始區采用高壓噴射樁進行密實化施工,隧道門上只鉆了一排冷凍孔;上游線起始區域加設塑料混凝土墻吊車出租,并進行兩排輔助冷凍。加強。兩臺盾構機均成功發射。參考文獻:南水北調中線一期黃渡工程聯合項目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黃渡工程初步設計報告[R].武漢:南水北調中線一期黃渡工程聯合項目組,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