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H A N G L E I · E N V I S I O N
遠景是全球唯一能夠提供可再生能源、電池、智能物聯網等零碳全產業鏈解決方案的科技企業。
在零碳時代,遠景正用全球智慧解決全球挑戰。
鄂爾多斯,位于內蒙古黃河幾字彎中部,擁有豐富的能源、化工等資源,被譽為“塞外寶庫”。
今年4月以來,一批又一批政策人士、專家和企業家齊聚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他們的共同目的是去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一探究竟。
“到2025年,遠景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將幫當地打造新能源電池、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裝備三個千億產業集群,創造10萬個綠色高科技崗位,實現1億噸二氧化碳年減排的目標”,遠景科技集團CEO張雷這樣談對于產業園的規劃。
從2021年3月到2022年4月,短短一年中,這家企業讓一座前所未有的零碳產業園落地在“煤都”,并且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吸引上汽紅巖、一汽解放、華友股份等行業龍頭企業紛紛入駐。一個以零碳為核心,覆蓋新型電力系統、零碳數字操作系統和綠色新工業集群的全產業鏈體系輪廓漸清。
這并非遠景第一次打造行業“首個”??v觀這家企業過去15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識別關鍵挑戰,提出全新產品理念,并在全球范圍內選擇最優秀的人才去創新實現,已經成為了遠景在全球市場高速成長的重要策略。
01專注「解決挑戰」
2022年,遠景入選福布斯中國最佳雇主評選Top10。榜單以“可持續發展”和“數字責任”為核心洞察,以雇主企業和雇員雙重視角,從近300家報名公司中評選出得分前10的企業。但對于“最佳雇主”,遠景創始人張雷也有自己的定義:解決這個時代的重大挑戰,為這個時代開拓新的機遇,為人類的永續發展開啟新的篇章,這樣的企業、平臺才可以稱得上最佳雇主。
從創立時起,張雷就把企業定位為新一代全球化企業,全球布局,延攬頂尖人才?;仡檮摌I之初的選擇,張雷直言不諱地說道,是基于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和思考。
企業家往往喜歡發表諸如奮斗精神、創造力、開創性等觀點,但他認為,探求事物的本質和真理,并以此解決社會發展的重大挑戰才是一個企業家的基本素養。而“為人類可持續未來解決挑戰”正是張雷底層思考之后的結果,也成為遠景一直堅定不移的發展使命。
面對如此宏大的愿景,張雷將新能源發展面臨的挑戰聚焦為“能源成本”、“存儲成本”和“協同成本”的挑戰,并在三年前就提出,要打造“新煤炭、新石油、新電網”以解決上述挑戰,同時從2021年開始,拓展到“新基建”和“新工業”領域。
2007年,遠景進入風電領域。不同于當時市場上上百家風機制造商“抄圖紙”的普遍做法,遠景成為了首個在海外設立風電研發中心的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廣納人才,建立起業內一流的產品開發能力,于2009年推出了全行業首臺低速風機,讓中國60%的區域實現了風電開發從0到1的突破,也因此成為行業黑馬,在全球市場與GE、維斯塔斯等老牌企業一爭高下。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最新發布的《全球風電供應側報告》,2021年遠景能源風機市場份額為8.6%,排名全球第4位,新增訂單行業第一。而追求原創、重視技術、匯聚全球智慧攻堅行業難點的打法,逐漸沉淀成為了遠景獨特的基因。
“挑戰創造機遇,所以哪里有挑戰,哪里就有遠景。遠景要挑戰現狀,挑戰常規,挑戰慣性。”
遠景使命中的“解決挑戰”,決定了其業務布局不斷去集成如智能物聯網、動力電池、碳管理等新的技術,形成新的解決方案,進入新的業務領域。而儲能作為新能源系統穩定、平價的關鍵,成為了遠景聚焦的下一個挑戰。
2012年,遠景聚集國內外多位工程師成立實驗室,開始研究儲能技術。2018年,遠景收購日產集團旗下的動力電池企業AESC,成立遠景動力,將日本的工匠精神與中國的創新與速度相結合,正式進軍電池領域。過去三年,遠景動力已經斬獲了包括奔馳、日產、本田、雷諾、捷豹路虎等在內的眾多頭部客戶。同時快速拓展儲能市場,在 泰國、新加坡等地部署超過100個智慧儲能項目,并一躍成為全球唯一能夠提供智慧風、光、儲等綠色能源全產業鏈技術解決方案的科技企業。
2017年,遠景智能成立,總部設在新加坡?!斑h景智能打造了AIoT智能物聯操作系統EnOS?,解決能源協同的挑戰,目前接入的全球資產已經超過了400GW。這個產品也是我們新加坡、歐洲、中國團隊全力合作開發和持續優化的典范?!睆埨渍f。
目前,遠景智能超過60%的業務來自國際市場,包括英國石油公司(BP)、荷蘭的殼牌(Shell)、法國道達爾(Total)、微軟(Microsoft)、英特爾(Intel)、耐克(Nike)、匯豐銀行(HSBC)、法國電力公司(EDF)、泰國石油化工企業(PTT)等全球知名企業都正通過EnOS?進行數字化與可持續轉型。
2018年10月,遠景智能中標成為新加坡政府科技局的合作伙伴,為其“智慧國家”計劃提供AIoT平臺技術,這無疑是遠景全球化運作的成果之一。
在張雷看來,眼下正熱的碳中和變革,不僅是一場能源革命,更是一個工業體系重大的變化,“全新的綠色工業體系,從本質上,就是為了保護環境,讓人與萬物協同發展”。
所以,在布局新能源體系、推動新能源革命之后,遠景當下將發力點聚焦于布局零碳新工業體系,在鄂爾多斯建立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就是希望將這一范式打造成全球綠色新工業體系的新基建。
“零碳產業園將成為我們實現可再生能源生產與產業能耗相結合的關鍵,將成為綠色產業革命的基礎設施要素。”張雷說,未來十年,遠景計劃在全球建設100個零碳產業園,每年為地球減碳10億噸。
如今,張雷對遠景的愿景是綠色能源系統的集成者,綠色新工業體系的賦能者,綠色新工業體系的平臺型企業,“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現在才剛剛起步?!?br />
02
匯聚全球「挑戰者」
解決全球挑戰
“鄂爾多斯產業園能在一年之內快速建成并成為標桿,背后的關鍵是人?!边h景創始團隊成員、遠景能源執行董事周宏文介紹,零碳產業園項目集成了公司內深耕新能源行業多年的業務專家,國際頭部咨詢公司背景的海歸博士,來自日本、歐洲的動力電池工程師,以及來自德國的建筑設計團隊。
遠景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
用國際化的頂尖人才形成差異化的產品研發設計能力,以及用人才打造的制造和供應鏈能力打贏市場競爭,或許就是遠景近幾年在國內外市場高速成長重要策略。
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全球20多個國家設立了研發中心和制造基地,擁有6,000多名員工,國際員工占比高達50%。在位于新加坡的遠景智能總部辦公室里,可以看到來自26個國家、有著不同種族和文化信仰的人才共同協作。
張雷說,從員工結構來說,遠景從本質上就是一家國際企業。同時,從業務構成來看,遠景布局的風光、氫能、儲能、動力電池等業務,都與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性氣候挑戰息息相關,勢必需要全球專業人才的協同合作,匯聚國際頂尖的研發、設計、制造能力。
“挑戰者精神”是遠景企業文化的核心,與其“解決挑戰”的公司哲學相匹配。
所謂“挑戰者精神”,即圍繞公司理念及愿景,將每一位員工比作“挑戰者”,鼓勵員工為之奮斗,在不斷挑戰中快速成長,并形成了公司獨有的“挑戰者文化”。
遠景的人才管理體系中專門設有“挑戰體系”,用挑戰級別來判定人才成長的程度,而不是職務。這種企業文化不僅是篩選人才時的重要標準,也通過“價值觀對齊”將全球員工牢牢整合在一起。
在周宏文看來,遠景15年來的發展歷程中,“挑戰者文化”發揮出了顯著的作用。以此為精神指引,遠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一次次突破邊界,引領行業的發展。
他認為,全球化人才布局是遠景的核心競爭力,但同時跨國溝通和協同,對遠景來說是一個長期挑戰。為此,公司通過對企業文化梳理和組織形態的打通,跨越國界和文化的鴻溝,以企業使命和愿景為出發點,推動全球員工之間的溝通和協同。
“事實上,我們并非招才上門。而是上門招才,哪里有人才,我們的機構就開到哪里。”周宏文說,“例如遠景智能,總部設在新加坡,擁有近900名員工,在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中國和美國設有12家辦事處?!?br />
遠景建立了一種橫向作戰的組織形態,將全球化的員工整合在一起。例如,遠景電動方程式車隊的日常運營,就融合了其英國銀石總部和遠景能源、智能、動力專家的協作,提供電池技術、軟件算法、氣象預測等領域的技術支持,通過全球協作為車隊鍛造打開冠軍大門的“鑰匙”。
日常運營方面,遠景也通過聯合開發、培訓、交流等方式促進全球化的協同——過去幾年中,有百余位日籍員工來到位于江蘇無錫的遠景動力中國產品工程中心,與中國工程師團隊并肩作戰?!叭毡緢F隊的工匠精神和自律性與 美國、英國團隊的速度和創新精神相結合,這種強大的綜合實力在鋰電行業并不多見?!敝芎晡恼f。
可以說,遠景的使命、價值觀、文化以及國際化的溝通與管理方式,使它在匯聚國際一流人才方面走在國內前列。
03
下一代的偉大企業
很可能從ESG領域誕生
碳中和已成為當下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之一。而在這樣一個不確定性與日俱增的時代,碳中和轉型作為為數不多的“確定性”,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和戰略目標。
在越來越多國家和企業提出碳中和目標的同時,企業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日漸加強。張雷認為,ESG是一個無法回避的責任,更是一個企業應該主動擁抱的商業機遇。
遠景在2021年度《碳中和行動報告》中,明確提出將于2022年底實現運營碳中和,2028年底將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目標。“遠景要成為全球企業、政府與機構‘零碳技術伙伴’,我們首先要以身作則,每一天自?。何覀円绾螌崿F自身碳中和?”張雷說。
在張雷看來,企業應該從正心、正念、正業出發,挖掘ESG中的機遇,勇于開創新技術,并以此為核心競爭力,解決環境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很多企業只是將ESG當作合規,沒有當作責任,更沒有看作機遇。下一代的偉大企業很可能從ESG領域誕生?!?br />
目前,遠景已成立了ESG委員會,制定了相關風險管理制度和規章制度,涵蓋碳排放、商業道德、公司治理、廢棄物管理、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可持續供應鏈、安全等各個ESG因素,并將其納入可持續風險流程。
不僅如此,遠景還會在人才體系中對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進行宣導,并倡導全體遠景人來思考可持續的定義,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改善當下諸多的環節問題。例如,公司內設置了“綠點計劃”,鼓勵員工降低碳排放來得到綠點,兌換禮品及獎勵。
除了加速公司自身綠色轉型,張雷還希望遠景能成為全球企業和政府的“零碳技術伙伴”。公司2022年的《碳中和行動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劍橋大學、星巴克、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PSA)、德國電信、立訊精密等都正通過遠景的軟硬件解決方案加速零碳轉型。
2021年3月,遠景與紅杉中國合作成立了總規模達100億元人民幣的碳中和技術基金,投資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領域的領先科技企業,促進創新型低碳技術和解決方案的開發與發展。
“偉大的公司應該是真正能夠成就社會的公司,去解決重大的社會挑戰,創造重大的社會發展機遇,推動重大的社會進程?!睆埨渍J為,當下正處于綠色工業革命的檔口,一大批熱衷追求創新和勇于突破的優秀人才需要借助一個平臺,通過技術革新,實現碳中和,引領人類走向可持續未來,這是生逢其時的一代人最為宏偉的使命。
“遠景的目標就是成為這樣一個平臺,幫助更多優秀人才實現自己的夢想和抱負。”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