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的中非經貿博覽會將一位高個子、白皮膚的三一人推到了公眾面前。他就是曾經的突尼斯駐華大使,現在的三一高管,塔蕾克·阿姆里(Tarek Amri)。
引進本地化的人才,貼近國際市場的理念,讓三一“建設美麗新非洲”的愿望進一步落到實處。
而對于剛剛接手非洲區域管理工作的塔雷克來說,責任大了,擔子重了,挑戰來了。如何更好地讓來自經濟影響力強勁的中國企業與最具發展潛力的非洲市場“水土相符”,是他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
落地大使階段想法,高管生活更充實
今年54歲的塔雷克·阿姆里是原突尼斯駐華大使,2016年10月,憑著對中國文化的深深熱愛,以及對中國經濟前景的堅定信心,他毅然放棄了大使職務,加入到中國制造業龍頭企業三一集團,擔任集團副總裁一職,深度參與到“一帶一路”項目建設工作中。
吊車視頻
“我非常喜歡三一的文化,來到三一,我感覺人生更加充實了。”談起中國吊裝網他是第一個放棄大使職務,加入中國民營企業的外交官,塔雷克說,他很喜歡現在的生活,加入三一以來所做的一切,正是把從前擔任大使時期的想法變為現實,讓他感覺很興奮也很有挑戰。“之前作為大使,是以使者的身份為中突架起文化經濟交流的橋梁,現在作為中國企業的副總裁,則是一種更務實化的工作。”
比如埃及的風電項目、沙特的筑工項目,這些都是由塔雷克主導進行,特別是在他的家鄉突尼斯,三一也有相關項目正在進行洽談,這讓塔雷克充滿了成就感。
近幾個月,塔雷克的責任更重大了。他將聚焦非中國吊車網洲,對整個非洲區域的業績負責。比起以往的大項目,他需要更關注具體的設備市場,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在客戶和代理商身上。
“幾分耕耘,幾分收獲”
劉丹是塔雷克吊車司機的助理。在她看來,生活中的塔雷克是一個親和力十足的人,在工作中,他的交際能力、談判能力都十分出眾,令一眾同事十分佩服。同時,他對工作有著很高的要求。因時差問題,工作到凌晨兩三點也是常有的事。“休息三四個小時,又起來繼續工作。”在劉丹看來,自己“老板”仿佛是7*24小時待機,總是在想問題,一投入工作就進入忘我狀態。
幾分耕耘,幾分收獲。
在剛剛結束的中非經貿博覽會上,三一集團與肯尼亞代理商雷姆巴斯建筑有限公司(Rhombus)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完成肯尼亞住建部35000套經適房開發,投資額達10億美元。這是三一集團在非洲最大的住宅工業化賦能項目,對深化中非經貿合作具有標桿意義。
實際上,去年塔雷克還促成了三一與沙特阿拉伯住房公司超10000套住房項目的簽約。總金額超10億美元的保障性房屋建筑工程承建協議,是三一筑工海外簽約的最大項目。今年2月,這一項目今年已經正式開工。
這一重大標桿項目也受到了當地政府、市場的高度認可,他們給予了三一極大的支持。這一項目,對非洲裝配式建筑的開發,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更深層次參與非洲建設
三一在非洲的業績一直都在穩步增長,但是這個時候擔起非洲業績,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由于對當地政策、宗教、法律等信息不熟悉,三一也曾吃過虧,撞過墻,甚至留下了一些亂如麻的遺留問題。在塔雷克的幫助下,這些問題逐步得到解決,與一些國家的代理商合作更加愉快,尤其是阿爾及利亞代理商,業績遠超以往。在摩洛哥等空白市場,也逐步出現了三一設備的身影。
但是,近年來,三一集團不再滿足于單純將工程機械設備賣到非洲,而是希望更深層次參與非洲建設。
“除了工程機械,三一還帶著很多智能設備,提升非洲工程建設的質量與效率。”塔雷克說,目前,三一在非洲銷售額累計超過100億,設備保有量約12000臺。在東西高速、蒙內鐵路等項目中,都可以看到三一設備。
除了工程機械領域,在住宅產業化、風電、工業互聯網等領域,三一都找到了“非洲伙伴”。比如,此次簽約的Rhombus,就成為了第一家引入三一集團旗下樹根互聯物聯網技術的海外代理商。未來,在三一集團與Rhombus共同建設的新的PC工廠中,也會用到樹根互聯的物聯網技術。
同時,三一也在加速非洲本地化生產進程。在阿爾及利亞、南非、尼日利亞、埃及等多個國家,三一都在與合作伙伴探討本地化生產事宜。“不是說說而已,會有實際方案和行動落地。”塔雷克特別強調,除了裝備,三一還會提供技術支持與輸出,加強培訓本地人員。
“一旦我們在非洲國家投產之后,有了我們自己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運送到其他的國家進行銷售,就更加有優勢,更加便利。”塔雷克說,中國有很多對非合作的機會,希望非洲企業也更加積極主動來擁抱中國,讓雙方的合作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