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很匆忙,畢業的夏天終歸是來了,知了的叫聲似乎與往常無異。盛夏迎來了一場離別,也帶來一場相遇。熾熱的溫度喚醒了青春躁動的心,我們各自背上行囊,去尋找新的方向。
我們不想長大,但時光卻催促我們前行,董卿說:“我特別喜歡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墓志銘上刻著的一句話‘我永遠都沒有長大,但我永遠都沒有停止生長’。我們最好永遠不要長大,但是我們最好永遠都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這是最美好的一種狀態。”在未知的未來里,希望自己保持少年心,保持這樣的一種狀態,以最好的姿態應對任何挑戰。
這個盛夏,我背上行囊,從江城出發,抵達“星城”開啟我職業生涯的第一站,在為期7天的培訓里讓我獲益良多,不僅學到了如何更快的適應職場工作,還收獲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不禁讓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也讓我更加有信心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結束之際,我被分到京津冀工程指揮部,于是再次背上行囊,踏上歸途,告別“星城”,遇見雄安。回到故鄉河北,心中多了一份親切與竊喜,也很榮幸能夠親眼見證她的發展。
在這半個多月里的入職培訓與工作中有三點最讓我印象深刻:
第一點是歸零,進入這樣的一個大平臺,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是一個初學者,在校園的種種都已經是過去式,不論成功與否都已經畫上了句號,正所謂“既往不戀”。
要走出舒適圈,在新的環境中努力“接”得住、“融”得進,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要做的事,過往歸零,重裝行囊再出發,初始心態,開啟職場生涯。
第二點是規劃,人生是一趟旅途,要走好就必須要有一個地圖,盲目行走,就永遠看不到彼岸美麗的風景。初入職場要對未來要有一個清晰的規劃,給自己的人生畫一張地圖,在工作中有一個奮斗的目標,不負韶華行且知,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出規劃,然后向著這個目標,在地圖的指引下,向正確的方向走。初入五局,會面臨諸多我們所想不到的問題,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趁年輕,找到自己所感興趣的方向,做好人生的選擇,努力發展,積極向上努力。
第三點是“多學、多看、多做”,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差距,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到達項目上后,發現專業所學并不能滿足工作所需,這就需要自己多多向前輩請教,多去各個項目“走走轉轉”,多多學習。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雷總跟我們講,京津冀工程指揮部是一個“新人團隊”,是一張白紙,既然是白紙就會有無限可能,我們共同努力,指揮部一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而且我還了解到,在這里每個人不是固定的在某一個工位上,而是根據工作需要,各個方面都要去學去做,要做一個復合型人才,這樣也有利于對于自己未來的發展。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新時代的中鐵人,我們處在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處在五局轉型變革關鍵時期,干著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要勇于試錯,努力學習,即使心懷猶豫,不要回頭,勇往直前,但行好事,莫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