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
大瑞鐵路大理至保山段
正式開通運營
中鐵大橋局承建的
瀾滄江大橋迎來第一班列車
大橋簡介
瀾滄江大橋是大瑞鐵路大保段的控制性節點工程,也是一路上眾多橋梁中的“明珠”。大橋全長528米,主跨342米,橋面至江面高差270米,相當于90層樓房的高度。
安全風險極高的橋梁
瀾滄江橋建設時是我國安全風險最高的鐵路橋梁,建設者需要戰高山、斗大風、迎暴雨。
大橋地處峽谷區和風口處,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屬于風季,最大風速到25米每秒。每到風季,最大風力可達10級以上,工人要扶著支撐物才能在橋面上走動。
大橋身在高山峽谷間,橋面距江面超270米,橋址兩岸山體最大坡角超過80度,局部甚至為直立形態,施工環境惡劣。每年6月至10月為雨季,盤山便道滑坡、塌方頻發,增加了施工難度。
針對項目安全風險高的特點,項目部加強臨邊防護,提高自然災害監測力度,在風速大于六級時停止施工,多維度保障施工安全。
高山深澗“逼”出來“世界之最”
瀾滄江兩岸山坡陡峭,大型設備無法上山,瀾滄江大橋采用的“二次豎轉”工法既能節省材料,又提升了建設效率,這一工法在世界建橋史上尚屬首次;
“二次豎轉”角度之和達130度,其豎轉角度為當時世界上最大;
大橋單邊豎放重量達2500噸,也是當時世界橋梁施工之最。
14年堅守鑄一座彩虹
從2008年大瑞鐵路保山段正式開工算起,瀾滄江大橋從修建至今已有14個年頭。
中鐵大橋局項目部人來人去,曾在瀾滄江上奮戰的身影許多都已天各一方。聽聞線路通車,他們驚喜不已。
建設者易思鵬還記得,當年山谷里信號差,職工只能打電話聽一聽親人的聲音。
為滿足大家和家人視頻通話的愿望,項目部從附近鎮上拉通23條100兆光纖,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豐富了工人們的日常生活,讓每一位職工實現與家人“視頻聊天自由”。
//
大瑞鐵路全長約330公里,東起云南省大理市,西至中緬邊境瑞麗市。其中大保段連接大理與保山,穿越橫斷山脈南部,共有橋梁34座、隧道21座,橋隧總長占全線長度的86.6%。
千年前,茶馬古道回響著商隊穿行發出的悅耳鈴聲;近百年前,昆明西站至碧雞關公路建成通車,云南終于有了第一條現代公路;現如今,瀾滄江上筑起大道通途,大瑞鐵路大保段通車。
大瑞鐵路保山段通車后,云南省保山市不通火車的歷史被終結。大瑞鐵路是中緬國際鐵路中國境內的最后一段,待其全線建成通車,大理至瑞麗的旅行時間將由現在約7個小時縮短至約3個小時,昔日“南方絲綢古路”的輝煌將被再次書寫。
監制 | 舒智明
審核 | 祁曙光
編輯 | 王小梅 熊旭輝 周 芮
文字 | 黃琪峰 謝 珍 姚思超
圖片 | 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