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云端”上的高速!城開高速雞鳴至譚家段正式通車
7月30日,由中鐵十一局五公司承建的城開高速通車儀式在雪寶山北收費站順利舉行,標志著城開高速譚家至雪寶山互通北正式通車。開通路段處于崇山峻嶺之中,項目建設者在高山峭壁之間架起一座座百余米高的“云端”大橋,每當山區起霧之時,行駛車輛如在云端遨游,讓人步入仙境。城開高速起于大巴山陜渝界,止于萬開高速趙家互通,是國高網G69銀(川)百(色)高速的重要段落,總里程約128.5公里。由中鐵十一局五公司承建線路起于開州境內滿月鄉天子村,止于譚家鎮明水村,線路總長16.546公里,橋隧比高達98.8%,全線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涉及“四橋四隧一互通兩渡線”。吳家梁隧道穿越大巴山區的喀斯特地貌區,地形地質條件復雜,進出口均位于高山之上、溝谷之中,隧道遍布巖溶、危巖、釆空區和滾石,穿越多條斷層帶,洞身2次穿越煤層,圍巖結構差,極易發生軟巖大變形、巖爆等地質災害,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高。為攻克隧道不良地質“咽喉瓶頸”,項目推行“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智能化無人”強安行動,建立了智能集約的鋼筋加工場。隧道采用有“穿山甲”之稱的三臂鑿巖臺車,極大解放了施工生產勞動力,且效率提高了近一倍。同時,項目還采用了多功能超前地質鉆機,能提前準確判斷、探明前方地質和隧道圍巖級別。配備了自行式液壓仰拱棧橋、濕噴機械手、懸臂式掘進機等工裝。嚴格執行“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測量”的要求。寒霜酷暑、日夜兼程,施工人員讓這條埋深1284米的隧道成功穿越,累計處理斷層破碎帶1處、溶巖富水段1處、溶洞2處、穿越煤層7段、遇瓦斯9次。四年間在不斷“排雷”、與不良地質的“斗爭”中打孔注漿。在工程難度、施工進度的雙重高壓下,城開高速的建設艱之又艱,作為全線施工難度最高的一個標段,復雜多樣的工程提供了極佳的科研課題樣本。項目團隊在山區公路梁橋高墩、掛籃懸臂澆筑、互通立交施工方面,微創微改,形成了峽谷陡坡群樁人工挖孔+機械沖擊鉆孔施工技術等20項具有普遍適用價值的創新舉措;公路隧道多臂鑿巖臺車鉆爆開挖施工工法等11項高應力巖溶發育地區瓦斯隧道施工關鍵施工技術。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6項、QC成果認證2項,在報工法1項,以創新為驅動、提供智慧解決方案,樹立品牌標桿。城開高速線路橫貫雪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天心橋風景名勝區,項目秉持建設“綠色工程”理念,重環保、樹品牌,堅持打造規范、文明工地形象,堅決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以“不破壞就是最大的保護”為原則,盡可能減少施工過程中對植被的破壞、和對水體的污染。過河要搭橋,造林要育苗,幾年間項目植樹造林47畝,還原現場植被生態。在項目建設期間,砂石加工行業區域性供需失衡,價格上漲、低質砂石充斥市場情況持續惡化,同時機制砂、混合砂在高標號混凝土的應用,在重慶高速公路工程建設中,尚屬空白。為解決砂石料需求缺口問題,該項目對癥下藥、就地取材,利用隧道洞渣加工成砂石料,施工廢料華麗轉身變為“寶”。既解決了洞渣堆放的環境污染問題,又從原材料的自加工、高標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高落差混凝土垂直泵送及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等方面確保了三座連續剛構橋主梁的施工質量,同時基本依靠自給自足的砂石料也實現了降本增效。城開高速建成后,對拉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產業經濟升級,助力秦巴山區鄉村振興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能加快秦巴山區礦產資源及旅游資源開發。此外,還將完善全市骨架公路網布局,成為打通重慶向我國北部、東北部輻射的重要通道。 
這個項目有三“保”,“定”流觀摩都說好 
中國鐵建總裁莊尚標在湖北開展系列商務活動 
堅定信心直面挑戰,奮力沖刺全年目標,中鐵十一局召開2022年年中工作會
吊車圈 掃碼加入千人吊車群
(責任編輯:吊車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