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由山東軌道交通學會主辦,沿黃9省11家軌道交通集團聯合發起的“2022黃河流域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山東濟南召開,旨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黃河流域城市群內部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
論壇以“資源共享 權責共擔 市場共榮 優勢互補”為主題,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建云、王復明、陳湘生、李術才、馬軍共6位院士參會。濟南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宏志出席論壇并致辭。中鐵十局總經理李海峰受邀出席論壇并作主題報告。
本次大會分為三個分論壇,共有38位軌道交通領域知名專家分別圍繞黃河流域軌道交通綠色建造技術、軌道交通信息化、軌道交通黨建與企業文化專題在各論壇作了學術報告,為進一步推動黃河流域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提供案例支持及理論依托。
在“黃河流域軌道交通綠色建造技術專題論壇”上,李海峰作了題為《堅持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勇當軌道交通綠色低碳建設“開路先鋒”》的報告。他介紹了中鐵十局的基本情況及參與黃河流域軌道交通建設情況,指出中鐵十局積極作為,先后參與了北京、天津、濟南、青島、鄭州等28個城市的55個地鐵工程項目的建設,涵蓋了所有黃河流域城市地鐵,累計承建的地鐵區間總里程約200公里。
圍繞軌道交通綠色低碳建造創新技術及發展方向,李海峰分享了三條經驗:
一是深入推進企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技術中心建設,加大關鍵核心技術、重難點技術攻關力度,提升源頭創新供給能力。
二是務實開展綠色低碳建造實用技術研究。持續開展綠色低碳建筑技術攻關研究,形成低固相護壁泥漿及施工廢棄泥漿無害化處理技術、高含水率淤泥原位固化關鍵技術等一系列綠色低碳建造關鍵技術,在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推動建筑與交通雙碳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作為國內第一個建筑與交通領域的雙碳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的牽頭單位,將圍繞建筑和交通領域的相關產業,采用開放的模式,匯集優勢單位和企業,利用多要素協同創新,開展重大雙碳科研技術攻關,通過大量培育新型科技型雙碳企業,推動建筑、交通產業實現低碳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
在軌道交通黨建與企業文化專題研討會上,來自沿黃城市軌道交通企業和高校專家學者,圍繞軌道交通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傳承黃河文化基因與品牌塑造等內容進行經驗交流,互動共享。中鐵十局黨建工作部部長周傳林參加會議及高峰論壇,并與參會代表進行交流。
沿黃9省11家軌道交通集團主要領導通過“線上+線下”方式聯合簽名發布“黃河流域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宣言”。“宣言”提出,黃河流域軌道交通將加強科技賦能、戰略協同、互融互通,通過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強協同創新力度,建立黃河流域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聯盟,打造地鐵產業集群,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共同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軌道交通力量!
圖文:張轉轉 孫金曉 邵 帥
編輯:邵 帥
責編:朱紀鋒
主辦:中鐵十局黨建工作部(企業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