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司各級黨組織通過多種形式組織職工觀看中鐵五局“開路先鋒”精神譜系系列紀錄片,迅速掀起學習熱潮。
01
觀看中鐵五局“開路先鋒”精神譜系紀錄片已經不下于三次,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引洱入賓”精神譜系紀錄片。原因不光是“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美景動人,更是這其中“勇闖市場,敢為人先;勇創一流,艱苦奮斗;勇擔使命,造福人民”的無畏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
在過去前輩們的艱苦創造和今時五局人的細致解讀下,“引洱入賓”精神內涵已經形成共識。如何讓它外化于行,內化于心,這要求我們必須提煉其思想品質,真正貫徹學習。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我們要懷著不服輸、敢爭先的大無畏信念。在掌子面突發塌方的瞬間,老職工邵建文待在了隊伍的最后,將生的希望留給了他的隊友,他一生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不能再讓白族兄弟和僑鄉人民失望。”一個個如邵老前輩一般的五局人,懷揣著一股永不言棄、奮勇爭先的無畏信念,將人民的殷切期望時刻放在心中,以實際行動展示了什么叫做頂天立地,敢為人先。
因為有了信念,當時“引洱入賓”的工友們面對涌水等層層困難,甘愿在水中泡上一天,日日夜夜,硬生生用雙手搬開了一條血淋淋的奇跡之路。因為有了信念,他們將苦痛化為動力,憑一往無前的堅毅,鑿開千難萬險,即使與親人天各一方,也只管揮灑汗水,連同相思的淚在心頭放下。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五年鏖戰,歷經艱難。五局人以“涌水大干勁更大”的大無畏信念,在“引洱入賓”工程中奉獻了他們的智慧與激情,奏響了新時代筑路人的豪邁之音。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歷經五年奮戰,大小塌方180余次,涌水50余次,全長7745米的老青山隧洞終于全線貫通。“全州三百萬各族人民感謝你們,你們的歷史公薄永遠記在我們大理州的歷史上”,時任大理州書記的鐘振川一番話語擲地有聲。“飲水不忘打井人,引洱入賓不忘五局人”,賓川人總是將這句話掛在嘴邊。鐘振川和賓川人民是懂得感恩的,他們清楚老旱壩賓川得引洱海之水的不易,他們將這份感恩之情牢牢記在心中,銘刻在歷史豐碑上。
草感地恩,方得其郁蔥;花感雨恩,方得其艷麗;己感彼恩,方得其壯大。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同樣需要有感恩之心。我們感恩父母,是父母的撫養和關切引領我們成長;我們感恩老師,予我們以知識和本領;我們感恩公司,提供平臺展現我們價值鍛煉我們能力。常懷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情,將感恩之情化為強烈的責任感,勇于擔當,甘于奉獻。攻堅克難,須相互幫助,執著堅守,冀與愛同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讓我們腳踏實地,用實際行動,筑牢信念之基,銘記感恩之心,在新時代,傳承“引洱入賓”精神,做一個敢爭先、能吃苦、有擔當的五局人。
——滇中引水項目部 趙海濤
02
觀看精神譜系視頻的我開始有些好奇,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施工條件下,工人朋友在深山隧道里獨自面對黑暗時,是否會有些許恐慌?他們在遇到齊腰深的海水時,是否會有些許退縮?他們面對塌方時,是否會有些許退卻?在我看來,無論是恐慌、退縮還是退卻,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是他們用實際行動回答了我的問題,證明精神的力量足以戰勝一切困難。
如今,我們在新的起點,站在前輩們的肩上,我們是新時代的主力軍,也是王牌工程局的建設者,更是“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精神的接力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的責任。前輩們將歷史的接力棒傳遞到了我們手上,我們就必須好好傳承下去,講好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五局故事。
誠然,作為一名涉世未深的應屆畢業大學生,我們從未去過項目施工現場。雖然由于身份的轉變,一開始我們肯定會有不適應,甚至覺得前路漫漫、困難重重,難以抵達心中的終點。但是,我們會牢記前路雖難,但我們的背后有光,這光來自前輩們用意志凝聚成的五局精神,來自我們新一代五局人必將創造歷史的堅定信念。請前輩放心,也請公司放心,我們作為新一代的接力者,我們會用實際行動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廣汕項目部 羅琪
03
歲月輾轉成歌,時光流逝如花。老一輩的中鐵五局人完成了他們的任務,不忘給后輩寄托他們的意志,曾有人道: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沒有了當初拋頭顱、灑熱血的精氣神了。但我覺得這句話太過片面,時代的腳步是永遠不會停歇的,而能讓每一個時代燈火輝煌的永遠是年輕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在五局五公司的這輩人里,遠至川藏,新疆xk、G218的,毅然決然,大步向前,豪言壯語只為譜寫中鐵五局發展的新篇章,萬分思念只能在一望無際的高原上化作一封家書,這世上真正值得被歌頌的,永遠只有敢于付出、犧牲自我的孤勇者。
云開撥霧散,汗拂現日嘆。大國建設之路,非一朝一夕:每一條鐵路,一段公路,一個隧道,都凝聚著中國中鐵五局工匠的智慧與汗水,對于他們而言,默默付出只是他們的姿態,敢為人先就是他們的信念。如果說時代出英雄,那每一個為中國建設而灑青春、揮歲月的中鐵五局建設者們,都是被值得銘記、歌頌的英雄。
新時代新發展,新青年新征程,秉承著先輩們的開路精神,勇敢跨步,不見昨夜雨濕處,聊以新顏待今朝。新中國的建設詩歌,由我們中鐵五局新鮮的血液來澆灌!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望今朝,開路先鋒永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