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中鐵十八局再次刷新全國紀錄:西南第一長隧TBM獨頭掘進破9000米大關!
7月30日,蜀道集團川高樂西高速大涼山一號隧道平導TBM累計掘進突破9000米(不含步進段198米,其中出口端118,平導洞與斜井交叉口80米),平導整體工程進入最后1.5公里的倒計時。
“以創新為驅動,以實干為本源”是貫穿整個大涼山一號隧道施工建設的主旨,這在隧道平導的施工建設中表現尤為突出。在創新為驅動方面,一是大涼山一號隧道首開國內高速公路隧道TBM輔助施工之先河,大涼山一號隧道平導TBM“月城涼山號”是國內首個在高速公路隧道輔助施工應用的TBM,其平均工效是常規鉆爆法施工的3—5倍。自2020年開機掘進以來,“月城涼山號”TBM已創造多項全國性的掘進記錄,證明了平導TBM輔助主洞施工和再制造TBM的可行性和高效性。二是革新了我國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之工法,“月城涼山號”TBM參與的大涼山一號隧道的施工建設是我國高速公路隧道TBM施工工法的首次嘗試,兩年的實踐表明,TBM輔助施工不僅能縮短整體施工工期,降低不良地質風險,更能改變傳統的左右洞互為救援模式,實現長大隧道快速救援、快速疏散、快速排煙、快速巡查的目標。三是以施工生產助推科研課題前行,自“月城涼山號”進場組裝開始,中鐵十八局樂西高速K2標項目和業主單位便積極與國內各大院校、科研機構對接,針對TBM在長大隧道中的造價定額、管道通風、實時超前地質預報以及TBM掘進的參數控制選擇等方面的科研課題進行長期的深度合作,截止到目前,已與武漢大學、中南大學以及鐵建重工合作開展了《樂西高速公路項目再制造TBM穿越軟弱圍巖洞段安全高效施工關鍵技術研究》、《局部塌方與破碎圍巖快速支護智能決策系統》、《鋼拱架智能機器人》等課題。


在實干為本源方面,一是全體參建人員發揚“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的優良傳統,TBM技術團隊曾在30天內完成“月城涼山號”TBM的拆卸、運輸和組裝,并2021年春節和2022年春節積極響應國家和地方政府就地過年的號召,節日期間不停工,在2021年和2022年陸續創造了國內高速公路TBM 最快施工掘進3000米、5000米、6000米、7000米、8000米以及此次9000米的記錄。二是科技創新不斷探索,中鐵十八局樂西高速K2項目部依托“月城涼山號”TBM兩年多的施工掘進,獲得《一種敞開式TBM前置式超前管棚施工方法》、《一種敞開式TBM擴挖防栽頭方法》兩項發明專利;《一種TBM撐靴位置模注裝置》、《一種TBM管棚鉆孔輔助裝置》、《一種敞開式TBM仿水車摩輪清渣裝置》、《一種深孔管棚封口注漿管插入輔助裝置》、《一種敞開式TBM用多功能齒圈》、《一種敞開式TBM用多功能齒圈》六項實用新型專利;并申報《一種TBM再制造防卡機設計的方法》、《一種高速公路平導洞敞開式TBM轉場步進方法》、《一種破碎巖體中TBM掘進應急支護方法》三項發明專利,以及《敞開式TBM小角度穿護盾超前管棚施工工法》、《高速公路平導敞開式TBM轉場施工工法》兩項工法;期間,《一種敞開式TBM護盾》獲中國公路學會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公路微創新大賽金獎。



截止到2022年7月30日,大涼山一號隧道平導洞累計完成9214米,預計在2022年11月30日到達原設計平導洞合同段貫通分界里程(PDK78+240),出口左線累計完成開挖支護3654米,右線累計完成開挖支護4580米,預計在2024年5月實現主洞雙線整體貫通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二維碼”進行關注,了解更多中標招標信息。發布招聘求職信息、業務交流、商務合作、資源需求, 。
吊車圈 掃碼加入千人吊車群
(責任編輯:吊車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