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點在看,人見人愛哦!

今年,記者跳出“記者”這個角色,以第一人稱“我”,去講述在基層過年是小吊車的情形,和讀者分享第一次在外面過年是小吊車的感受,記錄風電人在崗位上過年是小吊車的酸甜苦辣。
作為一名記者,每年的走基層是職責所在,去記錄發生在基層的新鮮事和人們的點滴生活。
作為一名剛剛新婚、卻要在白云鄂博草原上陪伴丈夫值班過年的記者,今年的走基層變得不再只是一種責任,而是變成了一種生活,一種真實的體驗。
這個春節,我在基層。
在洗洗涮涮中“跨年”
我的丈夫在距離白云礦區南15公里的一個風電場里工作。這個春節,是他在風場過的第4個年。大年三十下午,我們從包頭的家出發去單位,車里,滿載的除了一個小家庭的甜蜜外,還有一大堆臟衣服和被罩床單。所以,到了風場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始大洗。
兩臺洗衣機,從下午四點一直洗到了零點鐘聲響起的前一刻,以致于春晚的節目我們都沒怎么看,連吐個槽的資格都沒有。看著三件羽絨服、兩個床上四件套以及兩人從里到外的衣服洗得干干凈凈,滿屋子飄著洗衣液味兒時,老公感慨道,有個媳婦真好,而我只能抹把眼淚暗自神傷,當人媳婦真難。
還好,單位的廚師今年不休息,我們能吃上現成飯,還不用收拾洗鍋,比較輕松。
初三,我和另外一個家屬受命去白云采購食物,本來沒抱太大希望,想著有啥就買點啥。沒想到,市場里肉食、蔬菜、水果不僅供應充足,而且還很新鮮,肉鋪菜鋪、大小超市全都開門營業,街上的燈籠花車洋溢出濃濃的節日氣氛。
在搶險中“破五”
初四晚上,正當大家聚在一起包餃子準備迎接“破五”時,主控室打來電話,有風機報故障了,造成一臺風機電壓高、三相電壓不平衡、功率不匹配,后臺通訊斷開。接到通知,安全專工王輝帶領兩名值班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經過仔細排查,發現三相電壓其中一相跌落保險熔斷。找到故障原因后,他們果斷采取了將風機停機斷電,斷開箱變開關的措施。因為天氣原因,王輝和同事們商量后決定天亮再修,同時安排夜間巡視,保證了設備安全。初五一早,他們及時將跌落保險備件更換完成,保證了風機正常運行,同時保證了春節期間的發電量。
除了應對突發情況,按照風場制定的設備巡回檢查制度,春節期間,留場的值班人員每天還要對升壓站內的設備區進行巡視檢查,對33臺風機進行日夜間巡視,“每天都這樣,已經形成習慣了,過年更不能放松警惕,一是為風電場的安全穩定運行筑牢基礎,同時也能為下一個班的值班人員減輕工作量。”值班員小趙說。小趙的孩子才幾個月大,這個年不能和孩子過,小趙有些遺憾,不過她自我安慰說,現在孩子小,不記事兒,希望以后每個年,都能和她在一起。
作為風電人的孩子,幾乎每個寒暑假都會來找父母團聚,逢年過節更是如此。因為,父母平常在家的時候太少了。在風場,除了一望無際的草原和風機,就只剩了無聊寂寞,電視里本地外地熱鬧的年俗活動,微信中曬出的各種吃喝玩樂,電影院里的“大鬧天宮”和“爸比”、商場里的人頭攢動都和這里無關,大人尚且按捺不住,更何況是孩子。
做風電人的家屬,難。
在灰頭土臉中“回家”
值班結束前兩天,風場里的水泵又壞了。因為賣水泵的還沒開門,所以只能停水。
停水,而且還是遙遙無期的停水,在市里絕對是個大新聞,可在這里是常事兒。春節前換回來的20幾桶健康水已經所剩無幾,還要保證洗菜做飯用。即使再扛幾桶水回來,大家也舍不得用。在白云,水是最寶貴的東西,尤其是過濾后的純凈水,連喝都得“按表走”,怎么忍心浪費在洗漱上。所以,在別人對美食打殲滅戰、對酒局打迂回戰、對工作打閃電戰時,我們硬硬的打了一場“上甘嶺”。
一連幾天,女人們都避免見面,因為實在不愿意讓自己灰頭土臉的形象暴露。男人們都解放了,因為懶得刷牙洗腳有了強有力的借口。
這個年,雖然沒吃糖,但依然五味雜陳。
來源:包頭日報 作者:張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