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10月14日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活動
將隆重開啟
國家高規格為深圳“慶生”是最大的吊車12000噸吊車的背后
正是深圳40年自強不息是最大的吊車12000噸吊車的追夢之旅
同為追夢人是最大的吊車12000噸吊車的中鐵隧道局
于1985年千里南行
承建了羅沙公路梧桐山隧道
奮力投身深圳經濟特區建設
從此開始了與深圳特區
同頻共振35年的建設征程
2017年
中鐵隧道局總部
從古都洛陽搬遷至廣州南沙
與深圳特區只有一水之隔
從此
珠江兩岸的我們
有了更多的源遠流長
建“圳”
40
惟望城市不再擁堵,我們愿守護你的每一次暢通出行
深圳羅沙公路梧桐山隧道是中鐵隧道局第一次進入深圳建筑市場的民心工程。施工中,中鐵隧道局第一次將當時最為先進的 “新奧法原理”和液壓鉆孔臺車、大型裝運機械用于公路隧道。獲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獎。
深圳濱海大道(總部基地段)改造工程從沙河東路至廣深高速,緊鄰深圳灣公園、紅樹林保護區、超級總部基地(規劃)和歡樂海岸,全長5.95千米。建成后有利于擴容改造瓶頸路段。同時,濱海大道下沉后,將釋放出約10萬平方米的地面空間,消除濱海大道對深圳灣景觀帶的分隔,促進城市建筑與濱海景觀融合。
深圳春風隧道是深圳市“東進戰略”重點交通項目之一,西接濱河大道,東接新秀立交,與濱海大道、上步高架、春風高架等共同構成深圳市“南環”快速路系統。跨越福田區和羅湖區,全長5.078千米。隧道開挖直徑達到15.8米,是我國目前正在建設的最大直徑盾構隧道。
深圳媽灣跨海通道位于深圳市區,采用直徑15.43米盾構施工,是我國最大斷面的跨海盾構隧道,緊鄰大鏟灣保稅港區和前海自貿區,對支撐前海高端定位功能,便利周邊出行,營造良好社會、經濟、生活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深(圳)中(山)通道作為連接粵港澳大灣區三大自貿區、“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城市群之間唯一公路直連通道,是集“橋、島、隧、地下互通”于一體的世界級跨海通道工程。建設中,中鐵隧道局要在伶仃洋海填筑一個相當于48個標準足球場大的海陸域面積,并在這座人工島下打造國內首個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
建“圳”
40
我們從未停止在黑暗中前行,只為打造條條便利的地下“長龍”
深圳地鐵1號線國貿-老街區間及老街站首創暗挖重疊隧道工藝,創造了我國大軸力樁基托換(1890噸大軸力樁基托換)新記錄。獲得詹天佑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隨后,又承建了深圳地鐵1號線續建工程,建設了寶體公園站至西鄉站區間。
中鐵隧道局承建了深圳地鐵3號線兩個區間,具體為通心嶺站—華新站、華新站—蓮花二村站。既有盾構機的地下挺進,也有明挖隧道的簡潔明了,二者共同繪就了3號線的美麗風景。
中鐵隧道局承建了深圳地鐵5號線怡景路站—黃貝嶺站區間。5號線貫穿城市第一、二圈層,連接西、中、東三條發展軸,是聯系沿線各組團和前海、深圳北、布吉三大交通樞紐的東西快速軌道交通,對深圳2011年舉辦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具有重要意義。
深圳地鐵10號線全長29.3千米,共設24座車站。中鐵隧道局承建了“一站二區間、一變電所、一出入口”,累計5.63千米,地跨福田、龍華、龍崗三區。建成后對進一步優化深圳城市空間,促進特區內外均衡協調發展,加快與周邊城市軌道交通互聯互通,打造“一小時交通圈”具有重要意義。
中鐵隧道局承建了深圳地鐵11號線“兩站三區間”,即:車公廟樞紐站(11號線站,7、9號線站)、7號線農林站-車公廟站區間、9號線車公廟站-香梅站區間、11號線車公廟站-紅樹灣站區間。其中,車公廟樞紐站是地鐵1、7、9、11號線換乘站,是國內首個開工建設運營的四線換乘交通樞紐,也是目前華南地區最便捷的地鐵換乘樞紐。榮獲魯班獎、詹天佑獎。
中鐵隧道局承建了深圳地鐵14號線 “1場、2站、6區間”。其中,布吉站是地下三層島式換乘車站,為地鐵3、5、14號線的換乘站。14號線建成后將串聯福田中心區、布吉、大運新城、坑梓等地區,成為支撐深圳東部發展的主軸。
正在建設的地鐵14號線是深圳落實“東進”戰略的一條快速地鐵線路,在黃木崗立交橋處設黃木崗站,與7號線、24號線(規劃)三線換乘。黃木崗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建設中,中鐵隧道局僅用18天就完成了5座上下交叉重疊、總長1544米、總重4萬余噸鋼筋混凝土立交橋拆除,并恢復交通,被譽為新“深圳速度”。
建“圳”
40
也許,與它從未謀面、也不會相見,但你身邊的光卻有它的一分
深圳前灣燃機電廠過海管廊主要為前灣電廠輸送淡水和天然氣燃料,位于珠江口伶仃洋大鏟島東海域上,是我國第一條盾構施工的過海隧道,被稱為“過海第一盾”。
深圳北環電纜隧道是深圳市第一條電纜隧道,跨越深圳市福田區、羅湖區和南山區,全長約24.8公里。建成后,將改善民生、大力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后續高壓電纜運行后將極大改善用電情況。
深圳前海110KV電力隧道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的民生項目,是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的專項整治任務。建成后,將有效減少安全隱患,改善城市公共環境。
建“圳”
40
只要能還這個城市一份潔凈,哪怕臟了自己,也在所不惜
深圳前海-南山排水深隧系統工程是我國第一條集旱季污水收集、雨季污染控制及排澇安全保障于一體的多功能深層排水隧道。建成后,可有效解決南山及前海的防洪排澇問題,提高前海防潮標準至200年一遇,防洪標準至100年一遇,城市內澇防治標準至50年一遇。同時,還能夠有效保護前海灣水質。
從“18天拆一橋”的“深圳速度”
到突破天際線的“深圳高度”
深圳正日新月異華麗“蝶變”
第一個40年
中鐵隧道局與深圳同心追夢
建“圳”特區建設的壯闊歷程
相約下一個40年
建“圳”路上,不“建”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