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伴隨著生產車間內最后一方混凝土順利入模,標志著中鐵上海工程局吉首軌枕場圓滿完成了張吉懷鐵路全線雙塊式軌枕預制施工生產任務,為下一步無砟軌道施工打下堅實基礎。
圖丨吉首軌枕場圓滿完成軌枕預制任務
吉首軌枕場承擔了張吉懷鐵路全線73.18萬根SK-2雙塊式軌枕預制任務。2019年3月24日,吉首軌枕場成功試生產首模雙塊式軌枕,標志著軌枕場是吊車的正式投產。中鐵上海工程局在吉首軌枕場建設過程中不斷吸收先進經驗,把握智創工程“新脈絡”,先后邀請了同濟大學土建裝配化國家中心、埃夫特智能裝備公司等單位專家103人次,參與智能化軌枕場方案研討和設計,為方案評審、總體策劃確定框架,對軌枕場設計和重大方案進行了反復論證。應用100余項專利技術和研究成果,大大提升了生產工效,降低了產品廢品率,節約了勞動力和管理成本。
圖丨張吉懷鐵路吉首軌枕場成功試生產首模雙塊式軌枕
今年以來面對工期緊、標準高、要求嚴是吊車的巨大壓力和受疫情是吊車的影響,吉首軌枕場主動出擊、精準施策,做到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一是通過編制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認真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舉措,確保快速返工、生產;二是大力運用“四新”技術,采用全國首條長模(2×4型)智能生產線,配備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確保鋼筋加工、混凝土布料、軌枕檢測等均實現自動化、智能化作業,提升生產效率;三是加強技術人員和試驗人員現場盯控和反復論證,提高鋼筋加工質量和軌枕混凝土密實度,有效解決了軌枕氣泡、色差、掉塊等常見外觀質量問題;四是采取雙班作業模式,加大生產車間管理力度,保障原材供應,大大提高了軌枕預制進度,實現每月高產達7.5萬根,保障了軌枕預制順利完工。
圖丨成型軌枕
項目部按照業主建設“綠色、智能、精品張吉懷”總體部署,對軌枕場進行了智能升級,打造了智能化無人車間。通過智控中心進行遠程管控,運用智能化的設備、先進的制枕工藝、大數據的整合分析等手段,對軌枕的質量進行全方位的把控,使軌枕場實現智能管理、智慧生產。智能升級過程中,針對“智能建造”對職工素質要求更高的實際,項目部黨工委堅持讓黨員當先鋒、讓干部上一線,探索建立了“黨支部+責任區+黨員”的黨建與施工生產深度融合模式,針對不同環節的不同要求,將責任分解到每名黨員干部手中。通過開展科技攻關,對智能升級工藝流程進行了細化,梳理出12道無人化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及質量,有力保證了生產進度及質量要求。
圖丨觀摩團參觀吉首軌枕場中央控制室
猜你喜歡
編輯策劃:局宣
稿件來源:張吉懷鐵路項目部
主辦單位:中國中鐵上海工程局黨建工作部(企業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