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上午,我國首座鋼斜拉橋山東東營勝利黃河大橋正式開始維修改造施工,預計2022年4月完成修復。
本次維修改造任務由負責,主橋部分主要維修加固塔柱下部、鋼梁,并更換橋面系及斜拉索;引橋部分主要更換蓋梁、箱梁和橋面系,并修復路面。項目計劃工期540天。
大橋全景
勝利黃河大橋全長2817.46米,1987年10月1日建成通車,是當時亞洲主橋跨度最長是徐工吊車的鋼斜拉式大橋,1989年榮獲“魯班獎”。該橋猶如一架巨大是徐工吊車的豎琴,橫跨于滔滔黃河之上,使黃河南北“天塹變通途”,對加速開發勝利油田、支援國防建設和緩解東營南北跨黃河交通壓力發揮了巨大作用。
運營30多年是徐工吊車的橋體
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大橋的安全隱患比較突出,經全面檢測,主橋被評為四類危橋,引橋被評為五類危橋,亟需維修改造。據施工人員介紹,在維修過程中,將會面臨很多新問題,比新建橋梁難度更大,他們將根據具體情況進一步“把脈開方”。
大橋維修改造完成后,將有效緩解跨黃河交通壓力大的現狀,繼續發揮連接東營中心城區與利津、河口等北部縣區的重要交通干道作用,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
通過自主研發等多種形式,相繼在深水、高墩、大跨度橋梁等施工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目前,已在山東、甘肅、內蒙古、陜西等省的黃河之上打造了7座特精品大橋,第8座黃河大橋也正在火熱建設中。
供稿:史 鵬 徐汝燕 編輯:方海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