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 · 觀察
1、【bauma CHINA2020】八仙過海 創意不斷,哪家工程機械企業最亮眼?
2、CMIIC2020·第十一屆品牌盛會暨用戶大會盛大舉行!
3、【潛力股】市場高景氣持續,工程機械三家龍頭企業你更看好誰?
短短3分多鐘,總價值超117億元是吊車租賃的17919臺挖掘機全部售罄。近日,工程機械龍頭三一集團給行業帶來了一場教科書級是吊車租賃的營銷案例,將挖掘機、樁機、起重機等變成網紅產品進行線上直播銷售。當晚2小時是吊車租賃的直播,成交訂單總額達到了234億元。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產品大賣的“最潮玩家”背后,是三一董事長梁穩根押寶智能化和數字化戰略的成功“翻身”。經歷行業周期的洗禮,率領三一王者歸來的梁穩根,其“要么翻船、要么翻身”的數字化升級之道值得研究。
三年前提出“翻身”戰略
2018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的梁穩根表示,面對工程機械和制造業數字化,三一集團要么“翻船”要么“翻身”,不能實現數字化升級肯定就“翻船”,轉型升級成功就會“翻身”。
梁穩根當時說,中國是制造大國,應該盡快建立起技術能力,向制造強國轉變。“如果我們能夠抓住這一機會,更快更好地完成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轉型,那中國肯定會從制造大國變成制造強國。”
他在多個場合均表示,三一集團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完成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并詳細闡述了三條標準:一是核心業務必須全部在線上;二是全部管理流程必須靠軟件;三是產品必須高度智能化,管理流程高度信息化,客戶、代理商、供應商和員工實現高度智慧互聯。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梁穩根提出了一個“翻船翻身論”,認為三一集團如能成功實現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就會變強、“翻身”;如果不能完成轉型,就會失敗、“翻船”。
三一集團內部人士透露,近幾年來,公司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財力開展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升級。“黑燈工廠的建設是董事長親自抓的,今年每周都開數字化會議。生產制造、研發、營銷都要數字化,各個單元都有相應的任務。”
財聯社記者曾多次到訪三一重工,今年國慶前夕再次走進三一重工智能化改造后的18號廠房,確實讓人耳目一新。陪同的三一員工介紹,這是目前國內和行業的智能制造“最高水平”,“用工人數減少了一半多,產能提升了一倍以上。
經歷了2011年以來長達5、6年的低潮期后,工程機械行業在2016、2017年開始進入上行通道。三一重工則是行業上升周期中表現最為出色的選手。
公司營收、凈利等數據連年大幅增加。2019年創下公司成立以來效益最佳年份,今年三季報又在去年同期基礎上實現客觀增長,營收734億元,凈利潤124億元,分別增長了25.10%和35.93%。
股價表現更為強勢,2016年至今,股價從最低3.67元漲至最高31.69元,期間累計上漲近700%(前復權),市值已經摸至2600億元。
關鍵零部件“靠自己”
在三一重工“18號廠房”中間的顯眼位置,陳列著三一自主研制的發動機、液壓缸等各種關鍵零部件。
據了解,今年以來,三一重工泵車的自制專用底盤配置率從不到30%快速提升至55%。由于關鍵零部件供應“跟得上”,三一重工的月度泵車產量,目前已達到疫情發生前的1.5倍。
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工程機械整機企業的供應鏈遭受沖擊。三一重工泵送公司副總經理蔣慶彬說,4月份,隨著國內基建投資復蘇,三一的泵車訂單大幅增長,急需采購大量底盤,但國外底盤需要提前半年訂貨,受疫情影響更是“買不到”,即使訂單再多也只能“干著急”。
但疫情也帶來了好的一面,客戶此時愿意選擇國產底盤的多了,這給三一自主研發生產的底盤帶來了機會。底盤自產后,交貨期縮短到10天左右,泵車產能得以充分釋放。
不止是底盤,三一重卡近年來的橫空出世,猶如一條行業鯰魚,假以時日,或許就是三一的另一個“挖掘機”板塊。
三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這幾年的努力,三一智能化和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自主零部件不斷增多,提升了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文章來源:精英觀察2007 ,作者:財聯社 李擁軍
精
彩
盛
會
CMIIC2020·第十一屆品牌盛會暨用戶大會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觀看直播
求關注
求分享
求點贊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