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咩…咩…咩…”,天剛擦亮,下山畔村羊倌丁武平就抱著一大捆棗樹枝走進羊圈,并將調配好是25噸吊車多少錢一臺的新鮮秸稈飼料倒進食槽,羊群迅速圍了上來,他仔細觀察小羊羔是25噸吊車多少錢一臺的飲食情況,清理圈內糞便,瑣碎而忙碌是25噸吊車多少錢一臺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2020春節,丁武平前腳剛將自己養的黑山羊送上的收購車,立馬又規劃新一年的養羊大計。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短短2年時間丁武平就靠著養羊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成為脫貧模范和養羊的“土專家”,四十多歲的陜北漢子脊背挺得那叫一個直,與五年前相比簡直換了一個人。
2015年,丁武平遭遇人生的滑鐵盧,妻子因病去世后,家里留下嗷嗷待哺的女兒和一攤難以企及的債務。丁武平打臨時工、種莊稼……苦活累活都干過,但窘迫的生活并沒得到明顯改善,就連家中維持生計喂養的20只羊羔,也因誤食地里噴撒了農藥的草料而中毒死亡。一夜間,丁武平失去了唯一的生活來源, “那個日子太難了,晚上愁得睡不著,吃了上頓不敢想下頓。”說起從前,這個堅毅的漢子表情凝重,臉上難掩辛酸。
“那時候我不服氣,我還想繼續搞養殖!”生活的艱辛并沒有磨滅丁武平的志氣,最惦念的就是繼續干上老本行——養羊。然而,家里一貧如洗,又欠了不少外債,即使丁武平滿腔雄心壯志,但也只能望著自家的舊羊圈嘆氣。
轉機出現在2016年,扶貧工作更加強調發揮社會合力,因戶施策,精準扶貧。二公局扶貧工作隊聯合村兩委,對貧困戶致貧原因逐戶摸查、建檔立卡,靶向“治療”。當扶貧工作隊了解到丁武平缺乏養羊資金情況時,幫他成功爭取到兩萬元惠農貸款。
此時,正值二公局針對下山畔村產業發展單一現狀,推動產業多元化,大力發展黑山羊養殖之際。扶貧干部詳細介紹了黑山羊的優勢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建議丁武平率先開展黑山羊養殖,并做兜底承諾,打消了他的顧慮。
憑借貸款和籌措來的資金,丁武平敢想敢做,修繕養圈,購買羊羔。一想到之前誤食毒草損失的20只羊,這個粗糙的漢子這次養羊時多了幾分細致。“每天天不亮就開始忙活,一睜眼就是活兒。”丁武平笑呵呵地說道。同年丁武平的養殖業通過產業驗收,獲得產業扶持資金五千元,還享受到就業安置扶貧紅利。拿到第一筆錢那一刻,丁武平開心得抱起女兒轉了個圈,滄桑的眼角泛起笑紋。
憑借以往養羊經驗和駐村工作隊邀請的農業專家技術培訓,丁武平很快成為養羊的行家里手。看著丁武平的養殖業搞得風生水起,村里不少養殖戶都向他“取羊經”,他也會耐心地進行答疑:“喂羊要按時定點投喂,不能喂太多,尤其不要喂食帶露水的草料,不喝不干凈的水……只要人勤快,羊就不會有問題。”談起養羊的竅門,丁武平滔滔不絕,臉上掛滿驕傲,他被村民稱為“土專家”。
2018年,丁武平僅黑山羊就增收2萬多元,不但成功脫貧摘帽,還成為村里有名的脫貧致富帶頭人,話也比之前也多了。“今年存欄120只羊,預計年收入6萬多元,女兒也在鎮上上小學了,現在的日子好著哩,幾年前想都不敢想。”
供稿 ▏唐穎 馮宗華 編輯 ▏唐穎 審核 ▏曹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