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窮窩”變“金窩”,"資源”變“財源”
這里老百姓是吊車圖片的生活發生了怎樣是吊車圖片的變化?
華能瀾滄江公司征地移民辦副主任熊定松:
幾年前是吊車圖片的翁邦拉還叫左都大寨,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是一個古老的佤族部落,屬于從原始社會直接過度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直過民族”。
”
“洗白”污泥 珞璜接單丨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②
全文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向著現代化新農村的方向再一次跨越
地處普洱、臨滄、西雙版納三州(市)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
在對口幫扶“直過民族”脫貧攻堅工作中,華能從基礎設施、產業培育、文化培訓三個方面著力增強“直過區”發展動能。
01
那時,能住進寬敞明亮的新房是村民鮑曬哎最大的心愿。由于村里缺乏產業支撐,只有小學文化的鮑曬哎只能走出大山外出務工。
祖國邊陲鄉村將再一次迎來機遇
文:
”
雪林鄉上演的山鄉巨變,是多年來華能在云南主動擔當,投身脫貧攻堅的縮影。依托電站建設,華能以“百千萬工程”、“掛包幫”“轉走訪”、精準幫扶“直過民族”等平臺,著力解決民生難題、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助力產業發展。
雪林鄉緊緊抓住華能幫扶機遇
2016年,對口幫扶拉祜族、佤族的華能瀾滄江公司通過調研,對深度貧困的左都大寨實施精準幫扶,在四年內投入近1300萬元,通過實施素質技能提升、安居房工程、產業扶貧、基礎設施完善及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等幫扶項目,幫扶左都大寨“直過民族”脫貧出列。
從瀾滄縣城出發,一路駛向西北方向到雪林鄉,再經過3個多小時的盤山車程后,在一片山頂的開闊地,雪林鄉的新村翁邦拉就到了。
這里也正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通過公司帶動,利用華能的產業扶持資金,發展畜牧養殖業,再通過養殖業將大量低產的土地盤活成飼草種植地,讓貧困戶手里的資源“活”起來
針對當地特點
趕上脫貧攻堅的好時候,2017年,鮑曬哎義無反顧回到家鄉,用他在建筑工地學到的技術,參與到翁邦拉的建設中,短短三年時間,他見證了家鄉的變化,也實現了多年的心愿。鮑曬哎激動地說:“真是沒想到蓋房子這樣的大事,這么快就干成了。”
在華能瀾滄江公司的幫扶下
讓我們走進村民鮑曬哎的故事
國家重點扶貧對象
實施了一系列有力舉措
一方面以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
從邊遠的貧困村蛻變成鄉村振興樣板
雪林鄉黨委書記周安超:
走進鮑曬哎的新家,一個三間房的小院,一間安居房有客廳和臥室,院子里是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這在翁邦拉是標配。華能瀾滄江公司對翁邦拉的61戶貧困戶每戶扶持4萬元用于安居房建設,特別扶持1萬元用于廚房、衛生間等輔助用房建設,把新家的功能區分開來。從此,鮑曬哎的女兒有了自己的臥室,她和村里的孩子們也不再是“光著腳丫”的形象。從洗手洗臉的衛生習慣,到日常問候的禮貌用語,新一代佤族村民的生活正在悄然變化。
“
交匯之處
瀾滄縣位于云南省西南部
從基礎設施到產業發展
2016年,華能集團與云南省政府簽訂了《幫扶云南省拉祜族、佤族脫貧攻堅合作協議》,累計投入資金20億元,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精準幫扶瀾滄、滄源、耿馬、雙江四個縣的拉祜族、佤族兩個“直過民族”脫貧攻堅。
從扶志扶智到鄉村文明建設
;一方面開展技能培訓,提高就業競爭力,鼓勵貧困戶外出務工,擴展發展渠道,讓他們能夠靠自己的能力長久發展下去。走出去與留下來,多樣的選擇讓貧困戶的發展不再受到限制,曾經貧困落后的佤族人民有了發展的底氣。
蘇洪玉 柳田
翁邦拉“一步跨千年”
近年來
“公司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的原則,有效推動綠色農業發展、農業產業優化升級。在瀾滄縣,公司與朱有勇院士團隊‘跨界’合作,構建‘華能+科技+貧困戶’科技扶貧模式,重點實施林下有機三七和冬季馬鈴薯科技種植,成為云南省因時因地、精準施策、產業助脫貧的典范。同時,公司大力開展‘訂單式消費扶貧行動’,一條龍解決貧困戶生產、經營、銷售問題,有效促進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和貧困地區產業持續發展?!?br />“
走出老寨住進新村,擺脫了貧困,鄉愁卻不能丟。翁邦拉的新房保留下了佤族特有的茅草房樣式。
第四站,我們來到云南省瀾滄縣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
算力?生產力!丨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③
02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新房子有了著落,鮑曬哎有點舍不得離開家鄉。前不久,他剛買了新車,在外打了8年工的他,準備踏踏實實在家發展下去。養殖、飼草、茶葉及水稻種植,加上他自己的建房技術,家里收入來源多了。坐在翁邦拉的新家,說到新的心愿,鮑曬哎羞澀地笑著說:“要供娃娃讀大學?!睒銓嵉男脑咐锊刂麑ξ磥硇律畹南蛲?br />“這一是要留住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化,二是要將翁邦拉打造成為旅游景點,現在的翁邦拉基礎設施條件好、有產業、有發展還有文化,不僅是脫貧攻堅的典范,也是我們下一步開展鄉村振興的樣板,邊境佤寨的鄉村振興就該像翁邦拉這樣?!?br />對未來又有怎樣的規劃和期待?
因為發展基礎薄弱、社會發育程度低,深居邊境大山的“直過民族”一直被時代遠遠的拋在后面。搬遷前的左都大寨窩在一個山坳里,村子擁擠得連摩托車都進不去。茅草房里黑漆漆的,常年不見光,屋中央一個火塘,旁邊有一個簡單的大通鋪,就是一家幾代人唯一的棲身之所。
是全國唯一拉祜族自治縣
乘著五中全會的東風
華能瀾滄江公司實施了哪些幫扶舉措?
風起濮陽 逐鹿中原丨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①
一塊刻著“幫扶寨——翁邦拉”的景觀石立在新村寨口,以一個寬闊的廣場為中心,嶄新的房屋連排分布在周圍,每戶家門前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佤族特有的茅草屋頂和牛頭圖騰讓新村的特色格外鮮明。
欄目回顧 點擊下方圖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