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看點這里
據悉,待規劃是最大的吊車12000噸吊車的所有風電場全部建成投產后,如東風電年上網電量將超過135億千瓦時,與傳統燃煤火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47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600萬噸、二氧化硫9萬噸,減少灰渣排放182萬噸,節約淡水3850萬噸,成為江蘇千萬千瓦級“海上三峽”名副其實是最大的吊車12000噸吊車的主陣地。
技術交流 |風電機組在役齒輪油質量改善研究及新方法應用
來源:
從上世紀90年代起,如東率先在全國開展大規模沿海風能源是最大的吊車12000噸吊車的調查工作,2002年,國家首個風電特許權項目落戶如東,其后,中廣核、華能、國信、國電投、三峽等大型國有發電企業接踵而來,相繼在此開啟風電“基地”建設,為如東成功獲評“國家綠色能源示范縣”打下堅實基礎。截至目前,如東已建風電項目總裝機規模約250萬千瓦。
鹽阜大眾報新媒體
重磅發布| 《中國風電后市場發展報告(2019-2020)》
《》
華能如東
技術交流 | 風電場安全與效益整體提升方案
投資超過50億元,共安裝12臺4兆瓦的遠景風機、38臺4兆瓦上海電氣西門子風機、20臺5兆瓦中國海裝風機,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為30萬千瓦,其中5兆瓦海上風機的大規模應用,在國內屬首次。
掃碼關注我們
八仙角海上風電場是如東風電領域最具代表性的項目,于2014年啟動,總
回顧
2006年10月,江蘇如東15萬千瓦風電場首批風電機組并網發電,這是江蘇省內首次風電機組并網發電;2020年12月19日,魯能如東H14海上風電場50臺風機全容量并網發電……從首個風電項目投運到第20個風電項目全場并網,14年來,如東域內風電場累計上網電量達282.36億千瓦時,“綠色能源之都”強勢崛起。
精彩
自2017年9月份全場投運以來,該風電場已累計發電26.03億千瓦時,其中,2020年上網電量為6.67億千瓦時。
該海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為40萬千瓦,規劃布置80臺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全面投運后,年上網電量預計可超10億千瓦時。
目前,在建的二期盛東如東H3海上風電場項目已有37臺風機完成并網發電,上網電量達1.3億千瓦時。
以華能項目為代表,近年來,如東已建成的風電項目一直處于穩定運營狀態,龍源、中廣核、中水電等多家風力發電企業年度工業應稅銷售均位列該縣“50強”,為如東經濟向“綠”向好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2020年,國信東凌風電15萬千瓦風電場發電量為2.15億千瓦時;龍源48萬千瓦海上風電場發電量為9.27億千瓦時;中廣核15萬海上風電場發電量為4.099億千瓦時;中水電1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發電量為1.78億千瓦時……截至2020年12月31日,如東風力發電上網電量38.25億千瓦時,約占全縣用電量的65%,為江蘇省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指標的完成作出了積極貢獻。
往期
2020年,如東在建海上風電項目共計380萬千瓦,總投資規模達到686億元,當年順利竣工投產兩座海上風電場,累計裝機規模50萬千瓦。剩下330萬千瓦項目正在加緊推進中,預計2021年底前可完成全部海上風電機組并網發電:國電投如東H4、H7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規模800兆瓦,投運后,預計年發電量24億千瓦時;三峽新能源如東H6、H10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規模800兆瓦,投運后,預計年發電量24億千瓦時;國信如東H2#海上風電場項目總裝機容量350兆瓦,投運后,預計年上網電量10.4億千瓦時;協鑫如東H13、H15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規模350兆瓦,投產后,預計年上網電量為10億千瓦時……
如東地處黃海之濱,地質條件穩定,沿海風力資源平均風速高(年平均風速7.14米/秒,最大20米/秒)、風功率密度357瓦/平方米、風能分布集中穩定,可利用小時數高(陸上平均2000-2200小時;海上2800-3000小時),具備發展海上風電的天然優勢。
公眾號是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官方風電后市場信息發布平臺,提供最權威的行業動態,分享后市場運營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