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檢查發現,雖然兩條電纜內部是吊車的接線是對是吊車的,但是插頭是吊車的位置裝反了,由于供應商在制造時將這兩條電纜的線標深埋在線槽內,且事先預留好了長度,兩個插頭接到錯誤的位置正好與預留長度相等,因此在前幾輪排查時根本無法發現。通過將兩個插頭對調,變流器旋轉正常了。班組檢查另外兩臺時發現,原因一模一樣。
困擾基地、工藝裝備部以及技術部多個月的問題終于圓滿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魏鵬飛同PTA同事重新梳理變流器工作原理,對可能引起該故障的元器件進行系統分析,最終發現——雖然己方和外方人員已經把互感器與Box PC換了,接線也檢查了,卻未驗證檢查Box PC和互感器之間連接的電纜。
變流器停機疑云
正當班組認為只是未知原因導致的偶發故障時,
做
魏鵬飛有效把控了現場設備的異常狀態,保證生產安全高效順利進行。過硬的專業能力和強烈的工作責任心,讓他在測試現場迅速成長;不屈不撓的探索精神和一絲不茍的“細節控”,讓他成為現場問題的“名偵探”,得到了基地領導和員工的一致好評。
通過這次的考驗,魏鵬飛在加強自身業務技能的同時,也幫助一線員工提高了勞動生產技能,并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親身實踐,積極參與和配合了設備點檢方的工作。
報道:劉華
測試工程師魏鵬飛帶領測試班組進行了數天的排查,期間重刷了程序,換了電壓互感器和Box PC,檢查了逆變模塊和絕緣,都沒發現異常。魏鵬飛一邊檢查故障原因,一邊還聯系了供應商和總部,做了其他一些檢查項目,但沒有找到根源。
“真相只有一個!”
編輯 / 排版:SEWP新媒體小分隊
作為一位負責任的測試工程師,這個問題讓魏鵬飛一天都不能松懈。即使是周末,只要想到一個新的排查方向或收到總部提供驗證方案,他都會加班加點到廠進行驗證。從對調發電機繞組開始,到變流器的逆變模塊、主電抗器、濾波裝置,以及動力部分的元器件,魏鵬飛都做了相關的試驗。此外,他還親自向其他部門借用物料工裝,編制臨時指導手冊,協調各方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驗證了種種方案。結果依然不容樂觀。
此時,測試班組只能再次根據供應商和總部提供的信息逐個檢查。隨著時間逐漸向年底靠近,基地的生產工作越來越繁重,但變流器停機根源仍然沒有找到,旋轉測試無法進行。
11月D6變流器2和12月D7變流器2的旋轉測試,某一固定轉速突然停機的情況再次出現。這次報警與上次D7的一模一樣,共有三臺變流器出現相似的問題,而且D6在驗證的過程中變流器1也出現問題了,導致兩臺變流器都不能做旋轉測試。
外方支持與自行排查
看來停機不僅不是偶發問題,而且像是埋了個定時炸彈,不找到問題根源所在,就隨時有可能再次發生,影響基地的生產和交付進度。
風機組件生產和測試現場的復雜程度,恐怕不輸一個“事先張揚的”案件現場。當機器設備出現問題時,現場人員便需要做到偵探般的巨細靡遺,拿著放大鏡仔細檢查每一個細節,找到癥結所在。風電集團莆田基地就有這么一位“名偵探”測試工程師,他憑借自己的細致與堅持,帶領班組解決了變流器測試的停機問題。
2020年9月,莆田基地在做某臺D7變流器2旋轉測試時,轉到7.5轉突然停機。班組長趕緊檢查了RPM,屬于正常。但重新啟動數次后,都是報警網側過電壓。
焦急之下,基地請來了西門子技術支持。經外方排查,更換了變流器1的#3號逆變模塊后,兩臺變流器都能做旋轉測試了。但是直到西門子服務完成,變流器2的問題仍然未解決,且也沒有排查思路。
風電人物 · 往期回顧
上海電氣風電人的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