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7月30日,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副總裁葉凡作為風電行業代表,在“2022碳中和·零碳中國峰會暨第五屆中國能源投資國際論壇”分享了題為《智慧能源創新模式及場景應用》的報告。他表示,中國的特征很明顯,(新能源)資源大多數在西北區域,但負荷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城市,這造成了供需不平衡,需要以省為單位實現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
葉凡表示明陽智能是風電裝備行業的龍頭企業,同時在光伏、氫能、儲能等領域均有布局,并在這些領域探索不同裝備之間實現復合應用的場景,從而實現零碳排放的應用模式。風光儲氫方案的目標是在保證用電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清潔能源在電力系統中的占比,降低全社會的綜合用電成本,明陽智能將根據不同應用場景匹配不同解決方案。
當前,電力行業發展已經從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碳中和”為目標,以風能、太陽能高效供應保證為支撐,大力規劃建設風電光伏電站,以穩定安全可靠的不同等級輸變電線路為載體供給消納。同時大力發展新型儲能、氫能等技術創新和場景融合,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引領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
風光儲智慧供能解決方案是將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等發電設施結合在一起形成綠色自備電廠,直接向工廠園區等企業用戶提供清潔能源;并通過電池儲能、熱儲、冷儲等柔性負荷的智能調節實現源荷互動,提高清潔能源消納并減少電網波動,保障電網安全;同時通過多元化能源的優化配置提高清潔供能的適配性,保障項目經濟性;另外,方案還可在電網斷電時構建離網微電網,保障核心設備用電,提高用電可靠性。提到當前的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葉凡說到,中國的特征很明顯,(新能源)資源大多數在西北區域,但負荷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城市,這造成了供需不平衡,需要以省為單位實現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接下來就是縣市級,每個省市發展都不平衡,有的是典型資源好的、消納差的;有的是消納很好,但沒有可再生能源資源。未來在“雙碳”目標的指導下,實現縣市一級的一體化開發,包括高滲透率、可再生能源的接納情況、降低網損、提高電能質量和可靠性等是重要的發展方向。更小的單位是園區級的,比如昌平未來科學城的工業園區,通過匹配一定的風光儲氫實現一體化運行,讓園區綠電的比例得到提升,用電成本有所下降。最后葉凡分享了明陽智能全球首個現代能源“風光火儲制研”一體化示范項目。該項目通過新建170萬千瓦風電、30萬千瓦光伏、32萬千瓦/96萬千瓦時儲能,在實現通遼能源結構優化的同時,發揮其作為當地調控電源的作用。據統計,該項目建成后,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59.48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燃用量182.6萬噸,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70萬噸,可將通遼市新能源發電量占比提升10%。長按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