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丨走進世界級橋梁
多彩貴州,雄壯瑰麗
黔中腹地,峽谷險峻
云霧飄渺如畫
壯美天塹飛虹
世界第一峽谷景觀斜拉橋
龍里河大橋(原朵花大橋)矚目亮相
“以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世界級橋梁的背后離不開強大的技術支撐
今天跟隨著小編的步伐
一起解密龍里河大橋背后的技術創新
龍里河大橋位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里縣,橫跨朵花大峽谷,全長1260米,主橋為主跨528米的雙塔雙索面鋼混疊合梁斜拉橋,橋寬30米。主塔為薄壁空心鉆石形索塔,高265米,塔頂距峽谷底約400米,橋面距峽谷底約280米,是目前在建的世界第一高山峽谷景觀斜拉橋。主橋及塔柱設有觀光旅游玻璃步道、觀光電梯和空中觀景平臺等設施,集交通運輸、旅游觀光、悠閑娛樂于一體,可360°全覽朵花大峽谷和龍里大草風光,是世界首座車行道與玻璃步道共橋面的高山峽谷景觀橋。
1
BIM技術在高山峽谷景觀斜拉橋施工中的應用
龍里河大橋為景觀斜拉橋,附屬設施多,圖紙設計種類多,難以人工復核圖紙;索塔為鉆石型索塔,結構復雜多變,采用傳統CAD難以模擬索塔結構形式;橋址大風、大霧、凍雨等惡劣天氣多,安全質量管控難度大。
為此項目以打造智慧工地、可視化工地為目標,將BIM技術、數字化平臺管理、人臉識別門禁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氣象監控系統、VR安全體驗館等先進技術、設備與橋梁建設有效結合,做到現場安全、質量、進度、機械、環保等協同管理,進一步增強施工現場的管控力度。項目BIM科研成果獲得秦漢杯BIM大賽一等獎及中建協第四屆建設工程BIM大賽三類成果等榮譽。
2
山區超高主塔斜拉索上部結構安裝工法
全橋共計約1.32萬噸鋼梁,在鋼梁架設中,針對超高主塔斜拉橋形式特點,項目研發了“山區超高主塔斜拉橋上部結構安裝技術”,創新了一套以“大型附臂吊+運梁小車+架梁吊機”為核心的山區超高主塔斜拉索上部結構安裝工法,鋼主梁架設、斜拉索安裝、橋面板安裝、濕接縫澆筑形成流水作業,加快了施工進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時最大限度保證了大橋線型和外觀。
3
高墩大體積蓋梁精軋鋼對拉牛腿承重鋼托架施工
龍里河大橋項目蓋梁方量高達455立方米,采用常規托架施工成本高,材料消耗量大、安拆過程復雜,因此項目創新性設計出一種大型承重鋼托架,利用精軋螺紋鋼高抗拉性能對拉鋼牛腿,在墩柱和鋼牛腿之間鋪設薄橡膠墊,利用鋼牛腿、橡膠墊、塔肢之間的摩阻力承擔橫梁托架豎向力,通過建立精準的BIM三維模型,確定了墩身精軋螺紋鋼預留孔布置準確位置,避免和主筋相互影響。項目利用該技術完成了6座蓋梁、2座系梁、4座索塔橫梁施工。大大節約了周轉材料、降低了托架安拆工作量,加快了施工進度,相比傳統落地支架節約工期60天,節約直接費用92萬元,該項技術獲國家專利。
4
鋼錨梁精確定位施工技術
傳統鋼錨梁定位采用鋼管支架定位,隨著施工進行周轉,但材料量較大,周轉困難,工期長。項目通過技術研發創新鋼錨梁安裝及定位思路,將鋼錨梁精確定位思路轉換為將鋼牛腿在塔區精確定位安裝,只需要一個簡單角鋼焊接的定位裝置即可完成定位工作。利用該技術,共節約工期25天,成本15萬元,該項技術獲國家專利。
龍里河大橋
已經進入通車前的沖刺階段
二公局人用技術與質量
在貴州大地上
不斷書寫奮斗的篇章
供稿丨五公司 審核丨曹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