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寬48米
圖文:謝 珍 孟慶虎 姚思超
“海鷗號”
設計打造是吊車視頻的
相比分節段吊裝,整節段安裝將高空作業轉為低空作業,現場作業轉為工廠化作業,勞動密集型施工轉為機械化施工,有效減少了現場水上和高空作業風險,縮短工期達半年以上。
大橋于2018年4月開工,自入場施工以來,經歷了超強臺風“山竹”和高溫暴雨等不利條件,以及疫情帶來是吊車視頻的諸多困難。目前,大橋鋼箱梁、鋼塔架設、連續剛構施工均已全面展開,將于春節期間進行全橋最重鋼梁架設及難度最大是吊車視頻的鋼主塔吊裝工作,大橋預計2023年正式建成通車。
項目鏈接
珠機城際金海大橋首節段鋼箱梁架設完成
起重量
具有結構尺寸大、重量重、受力復雜、制造安裝工藝新等特點
吃水4.8米
“海鷗號”起重船由中鐵大橋局自主設計打造,主鉤最高起升高度距水面以上110米,曾在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和孟加拉帕德瑪大橋執行鋼梁架設任務,是國內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雙臂架起重船。
◎
◎
在執行這次任務時,由于大橋橋址位于西江入海口,自然水深淺,大型船舶進場困難。為此,建設人員克服回潮和回淤等多重困難,提前對航道進行了疏浚,有力保證了起重船按期入場起吊。
世界首座公鐵同層多塔斜拉橋——
此次吊裝的鋼梁為27號主塔墩頂鋼梁,長46米,寬50.2米(含風嘴),高8.6米,其面積相當于5.5個籃球場大小,
。超大重量的鋼梁架設需要多種船舶間的協同配合,吊裝工序復雜,組織協調工作量大。
◎
將重約2220噸的鋼箱梁吊裝到位
▲大橋效果圖
隨著大橋“海鷗號”3600噸起重船
◎
這次承擔起重任務的
自主
中鐵大橋局承建的
珠機城際金海大橋起自珠海橫琴新區,跨越西江磨刀門水道,終至珠海機場東路,是珠機城際二期關鍵控制性工程。大橋首次采用多塔剛構體系公鐵兩用斜拉橋結構,主跨為四塔斜拉橋,全橋長1369米,寬49.6米,中間為雙向城際鐵路,設計時速160公里,兩側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里,公鐵同層,是世界首座公鐵同層多塔斜拉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寬公鐵兩用斜拉橋。
為應對鋼梁架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困難,項目部提前籌劃,準備了多種工作預案,并提前對浮吊、拖輪及錨艇之間的協同機制進行演練和完善,確保鋼梁架設的安全性控制。
標志著大橋建設進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
一起來看它的閃亮“名片”
長118.9米
是中鐵大橋局
項目鋼箱梁制造具有“大型化、工廠化、標準化、裝配化”特點,鋼箱梁在工廠整體制造,通過水運至橋址,再采用“海鷗”號起重船進行整體安裝。
???
1月31日下午5時18分
36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