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海王星人才、技術和業績是起重機的雄厚積淀,海王星在海洋裝備上已形成獨特是起重機的專業能力,設計、制造、施工服務是海王星長期積累是起重機的傳統優勢。本次,海王星測風塔結構及安裝工藝的創新及成功應用,又一次在海上風電行業得到證實, 為我國海上測風塔建設及發展奠定了基礎。
3、
華電7#(自安裝)測風塔基礎項目為國內首座自安裝式固定平臺,整體結構由箱梁和樁筒基礎組成,其
——浮式平臺海上激光雷達測風裝置在完成一定區域的風能評價后可以通過改變布放位置的方式進行重復利用,有效的減少基礎設施的重復建設,并縮短風資源評價周期。
海上施工資源要求低
5、
——采用樁筒基礎構造,利用智能水力壓樁機就可完成樁筒的貫入,無需打樁錘,只需7天海上作業窗口期。
精度高
——無需專用定位架
——利用步進式液壓提升裝置,將箱梁提升至設計要求高度。
1、
重量輕
——只需一條小噸位作業船
成本低、周期短
我國近年來十分重視海上風電的開發和利用,但開發海上風電首先要對風資源進行評估,獲取海上風資源數據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在海上建立測風塔。隨著海上風電從淺海向深海發展,由于海上氣象條件惡劣,傳統固定式測風塔施工周期長,難度大,勢必增加海上風能評估的難度和成本。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王星”)自1993年成立,作為一家在海洋工程領域深耕多年的民營企業,堅持“順用海洋,造福人類”的技術理念,對海上測風塔結構及安裝工藝進行創新,致力于“為顧客創造最高投資回報率”。
有:
——采用分體分段預制工藝
中船5#測風塔為常規的多樁基礎式固定平臺,整體結構由三根鋼樁和上部平臺組成,其
可重復
分體分段預制
(來源:天津海王星)
優勢
工裝少
——建造首次采用分體分段預制,在海上移動場地完成整體組對,實現了無需陸上大型組對場地資源的工藝。
日前,由海王星中標的華電4#測風塔(浮體平臺結構)、華電7#測風塔(負壓筒自安裝形式結構)、中船5#測風塔(多樁基礎式固定平臺結構)項目,公司總經理王翎羽親自主導創新技術,利用海王星自有施工船機設備,陸續順利安裝并交付,成功實現了小“資源”,大“作為”的既定目標。項目情況如下:
優勢
預制場地要求低
無需浮吊船
——不受測風塔塔影效應影響,測風數據與自安裝固定平臺測風塔測風數據完美一致!
有:
施工資源要求低
2、
3、
有:
浮力穩
——結構形式簡單,海上運輸只需一條動力作業船。
4、
中船5#測風塔(多樁基礎式固定平臺結構)
工期短
3、
——浮體不怕碰撞,破損不進水,浮體浮力穩定,永不沉沒。
1、
2、
——采用運輸的動力作業船作為主船,利用小噸位吊機作輔助,即可完成海上施工。
4、
華電7#測風塔(負壓筒自安裝結構)
優勢
1、
01
華電4#測風塔采用浮體平臺結構,該結構形式為國內首座浮體平臺結構形式,整體結構由系泊系統和浮體平臺組成,其
2、
華電4#測風塔(浮體平臺結構)
——浮體平臺可適用不同水深,重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