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擁有豐富是吊車型號的煤炭資源,素有“煤海”之稱。新中國成立以來,山西已累計生產煤炭200億噸左右,在為國家提供充足煤炭能源是吊車型號的同時,也產生了很多煤炭采空區(廢棄礦井)。
山西省是煤炭資源大省,在全國率先掛牌出讓采空區煤層氣資源,開展廢棄礦井煤層氣抽采試驗,對于推動煤層氣資源綜合利用、消除煤炭采空區(廢棄礦井)瓦斯溢出安全隱患、增加全省清潔能源供應、促進礦區綠色發展、服務全國能源革命戰略,具有重要意義,在促進關閉煤礦剩余資源、地上地下空間再利用方面具有示范意義。
為了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有序實施煤炭采空區(廢棄礦井)煤層氣抽采試驗,山西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明確立足不同地區煤炭礦業權主體情況,分類施策,積極穩妥開展采空區(廢棄礦井)煤層氣資源抽采試驗。其中,對煤炭礦業權范圍內是吊車型號的采空區,可以采取井上井下聯合方式抽采煤層氣;對煤炭礦業權已喪失或終止的采空區,主要采取招標方式確定抽采主體。
近日,山西省政府召開全省非常規天然氣基地建設工作推進視頻會議。會議提出,要統籌推進增儲上產、消納利用,提升全產業鏈發展水平,推動非常規天然氣基地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會議明確,當前,全省非常規天然氣基地建設面臨重大機遇。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提早謀劃部署,補齊短板弱項,加快建設非常規天然氣基地。要抓住關鍵環節和重點任務,提升全產業鏈發展水平,切實把全省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要在促進消納利用上取得突破。合理制定省內消納利用計劃和措施,在城鄉居民燃氣推廣、工業燃料替代、交通燃料升級、公服燃氣拓展、余氣外輸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加氣站建設,完善非常規天然氣居民用氣定價機制,提高燃氣消費比重。
綜合來源:新華社、i自然全媒體
要在推進管網運營機制改革上取得突破。優化省內管網布局,推進省內輸氣管網與國家干線和省級干線聯通、各級管網與儲氣調峰設施聯通,力爭基本實現“縣縣通”,構建互聯互通、內暢外達、公平開放的輸氣管網體系。推進管網沿線5公里范圍內農村非常規天然氣利用。發揮領軍企業優勢,統籌上下游資源,構建全省“一張網”。
據初步調查,山西省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煤炭采空區(廢棄礦井)面積約2052平方公里,預測殘余煤層氣資源量約726億立方米。其中,西山、陽泉、武夏、潞安、晉城、霍東、離柳等7個瓦斯含量較高的礦區內,采空區面積約870平方公里,預測煤層氣資源量約303億立方米。
要在提高儲氣調峰能力上取得突破。壓實市縣政府和城市燃氣企業儲氣責任,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參與儲氣設施建設,推動儲氣設施集約化、規模化運營。要在推動晉城綜合改革試點上取得突破。在勘探開發、管理體制改革、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持續先行先試,加快成果轉化,發揮示范帶動效應。
會議強調,要在增儲上產上取得突破。保持投資增長強勁態勢,加快建設沁水盆地和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兩大產業化基地,促進探明地質儲量區塊加快資源增儲、提升產能,推動已有開發重點區塊加快生產速度。要在深化勘查開采體制機制改革上取得突破。用好國家授權,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加快資源配置和新區塊出讓。實施好山西省勘查開采管理辦法,嚴格落實投入強度標準。鼓勵符合條件的煤炭礦業權人取得煤層氣礦業權,落實“先采氣后采煤”和“采氣采煤一體化”要求,有效利用煤炭采空區資源。扎實推進“三氣”綜合開發試點。
從山西省自然資源廳獲悉,這個省去年在全國首次創新開展廢棄礦井煤層氣資源掛牌出讓,截至目前已成功掛牌出讓太原南峪等3個廢棄礦井煤層氣抽采試驗區塊,為煤炭采空區(廢棄礦井)煤層氣開發利用按下了“快進鍵”。
有關專家表示,由于煤炭采空區(廢棄礦井)煤層氣資源相對分散、資源豐度較低,一些廢棄礦井歷史地質資料不完整,不少采空區邊界與現有煤炭礦業權范圍交錯,使得集中連片開發、持續穩定利用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導致這部分資源一直未得到有效利用。
同時,山西加快推動非常規天然氣基地建設。
同時,要在促進全產業鏈發展上取得突破。發揮產業基金引導作用,形成增儲上產、管輸液化、技術開發、裝備制造、消納利用為一體的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