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劃》涵蓋了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和地熱能等能源品種,明確了 2021 年至 2025 年我省可再生能源發展是吊車圖片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是“十四五”時期我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指南。
海上風電取得零的突破
我省首個海上風電場——國電普陀 6#克服了強臺風、大涌浪、 厚淤泥等不利條件,于 2019 年 4 月全部建成并網,實現零的突破。在此帶動下,一批海上風電項目相繼核準、開工,我省海上風電進 入規模化發展階段。截至 2020 年底,全省累計核準海上風電項目 14 個,核準裝機容量 408 萬千瓦,其中并網裝機容量 45 萬千瓦。此外,我省啟動了海上風電場工程規劃修編工作,為后續海上風電 發展儲備一定項目。
積極推進近海海上風電,探索深遠海風電試驗示范
一是大力推進海上風電建設。積極推進嵊泗 2#、嵊泗 5#、嵊 泗 6#、象山 1#、蒼南 1#、蒼南 4#等已核準項目的開發建設,適 時開展一批項目前期核準工作,加快海上風電規劃修編,積極爭取 新增海上風電項目入規,逐步探索利用寧波和溫州外側專屬經濟 區建設海上風電,實現我省海上風電規模化發展。“十四五”期間, 全省海上風電力爭新增裝機容量 450 萬千瓦以上,累計裝機容量 達到 500 萬千瓦以上。
二是因地制宜發展分散式風電。充分利用我省沿海沿江灘涂、 工業園區和火電廠區空地等區域,因地制宜發展分散式風電,同時 試點推進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研究點對點電源直供模式。結合 鄉村振興戰略,貫徹國家“千鄉萬村馭風計劃”。啟動老舊風電場 技術改造升級。遵循企業自愿原則,鼓勵業主單位通過技改、置換 等方式,重點開展單機容量小于 1.5 兆瓦的風電機組技改升級,促 進風電產業提質增效和循環發展。
三是探索海上風電基地發展新模式。通過海上風電規模化發 展,實現全產業鏈協同發展,重點在寧波、溫州、舟山等開發規模 相對集中的區域,打造海上風電+海洋能+儲能+制氫+海洋牧場+陸 上產業基地的示范項目,帶動我省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結合海上風 電開發,探索海上風電制氫、深遠海碳封存、海上能源島等新技術、 新模式。
END
2020年電力行業風電運行指標發布會
2020年(第三屆)海上風電運營管理與產業發展創新交流研討會
2020年(第五屆)電力行業風電智能化專題交流研討會
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期刊雜志或由作者提供,僅供參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權或其他有損您利益的行為,我們會立即進行改正并刪除相關內容。
投稿、咨詢、宣傳請致電(010-63795320)
E-mail:fdxzw200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