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郭興
來源 /
分拆上市政策紅利下,風電行業再現搶灘者。
(www.hxny.com)獲悉,5月27日,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天科技”)控股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纜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天海纜”)是吊車型號的上市申請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這意味著中天科技是吊車型號的分拆上市計劃有了實質性進展。
今年3月5日,中天科技發布公告稱,擬將下屬子公司中天海纜分拆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分拆完成后,中天科技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將維持對中天海纜是吊車型號的控制權。如果上市成功,將是風電領域繼上海電氣(SH:601727)拆分電氣風電(SH:688660)上市后的又一個案例。
(www.hxny.com)注意到,年初至今已有多家風電概念企業尋求沖擊資本市場,電氣風電和浙江新能(SH:600032)已順利完成掛牌,三峽能源(SH:600905)將于5月31日網上網下申購,海力風電則已接受中國證監會第二輪審核問詢。
近年來,受益于風電搶裝潮,風電概念企業業績水漲船高,中天科技亦如此。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中天科技分別實現凈利潤19.30億元、16.01億元以及21.00億元。
這其中,中天海纜貢獻較大,近三年分別實現凈利潤1.04億元、4.77億元和8.65億元,是中天科技旗下最吸金的子公司。在中天科技給出的“對公司凈利潤影響10%以上的公司”排名中,中天海纜也憑借著出色的業績高居首位。
▲中天科技2020年子公司營收情況
正因為上述情況,當中天科技宣布分拆中天海纜上市消息傳出后,投資者紛紛表示難以理解,最優質的的資產再上市,中天科技怎么辦?
對于這番操作,中天科技給出的解釋是:分拆上市有利于公司突出主業、增強獨立性。按照披露的分拆計劃,分拆完成后,中天科技將繼續發展光通信、電網建設、海洋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主營業務;中天海纜將集中發展海纜及陸纜等電力、電纜業務。
資料顯示,中天科技作為國內海纜的龍頭,占據著巨大的市場份額,并且已成功躋身全球超高壓海纜國際領軍企業行列。如今將集團最優勢的海纜電纜業務集中于中天海纜,或許有利于市場競爭力。但是,失去中天海纜這份優質資產,對中天科技業績的影響卻也不容忽視。
2021年是海上風電補貼的最后一年。受此影響,海上風電搶裝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年初至今成功掛牌的三家企業也在海上風電領域有著重要布局。其中,電氣風電更是處于頭部的海上風電整機制造商。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國風電裝機容量達2.9億千瓦,同比增長35.6%,風電企業大有可為,不過,風電企業普遍存在存貸雙高的隱患,搶裝潮消退后,如何妥善處理好市場風險也是需要面對的難題。
中天科技將將中天海纜分拆出去獨立上市,在上市融資之后,能否借助資本的力量在后補貼時代再上層樓,將是看待如今這番操作得與失的最重要評判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