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部門聯合發布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提出通過5到8年時間,核電裝備滿足七千萬千瓦裝機需求,加快三代核電優化升級。那么,中國自主設計的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的建設運行情況如何,對此,中央電視臺獨家專訪了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
“
華龍一號國內外首批4臺機組已經全部建成投運,是全球唯一按計劃建成投產的三代核電首堆工程,標志著我國核電技術水平已經躋身世界前列。
“
設備國產化已經達到了88%-90%,基本上沒有卡脖子的或者是我們自主不能解決的問題。
“
新時代十年,是我國核工業強基固本跨越發展、體系能力全面提升、由大向強加快趕超的重要十年。我們國家的核電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裝機規模占比應該在10%-15%,這是合理的。
對國內核電發展來說,核安全始終是最重要的環節,那么如何保障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的安全運行,繼續來看。
“
華龍機組采取了國際上最先進、最嚴格的標準,確保設計從源頭開始就考慮極端的自然災害和事故疊加的情況,放射性外漏的機率和發生嚴重事故下堆芯損壞的機率都是10-8—10-7這樣的水平。
“
下一步的目標是提高它的固有安全性,就是它不需要人為去干預,自己就有它的安全特性。在任何情況下它就自動回到安全狀態。就像大家用的傻瓜照相機,一開始我們照相機需要調焦距,需要對光,很復雜,將來我們核電就跟現在的手機拍照一樣,非常簡潔迅速,又能保證安全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