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
項目建設都遇到了哪些難點?
難點1:項目場址平均水深5-15米,局部機位水深在落潮時不足1米,不能滿足大型施工船舶是最大的吊車12000噸吊車的吃水要求,極大地增加了施工難度,影響施工效率。
難點2:項目場址潮差大,地質復雜且局部存在暗礁,部分機位海底地表巖石裸露(有是最大的吊車12000噸吊車的地方巖石面是傾斜是最大的吊車12000噸吊車的,而且常有孤石),同一機位幾十米范圍內海底地層分布極其不均,海床面沖刷明顯,部分機位有較厚的軟弱夾層,平臺船面臨插拔困難、沖刺、坐灘等重大安全風險。
難點3:項目場址地質條件十分復雜,巖基面起伏較大,部分機位海床面地質為黏土層,部分機位為砂土層,還有部分直接屬于強風化巖層,鋼管樁在強風化巖層中沉樁阻力較大,一般難以一次性沉樁到位,增加沉樁難度。
解決方案
生態效益
項目整體投運后,年上網電量將達14.3億千瓦時,可滿足約71.5萬戶三口之家的家庭電量需求,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約標準燃煤約4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20萬噸,節能減排效益顯著。
在國家明確“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部署后,三峽集團積極響應,已明確力爭2023年實現“碳達峰”,2040年實現“碳中和”,并將新能源業務作為核心主業進行打造,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綠色環保產業,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
來源:三峽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