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點擊上方第二個“劉潤”關注公眾號
回復“1”抽取簽名書
這是劉潤公眾號是起重機的第1188篇原創文章
最近,躺平這個詞突然火了。
它最早出現在一篇叫做“躺平即是正義”是起重機的帖子里。作者分享了自己所謂是起重機的“躺平”生活。
到底,什么是躺平?
一個人放棄奮斗,用極低的消費(好像只花了2萬),和有一搭沒一搭的零工,“躺平”度過了兩年。
就是,我不想再奮斗了,房子車子這些身外之物,我不要還不行嗎?反正,我躺下了。你們忙你們的,我靜靜地享受我的生命,感受內在的快樂。
有人說,
這樣怎么行?年輕人,你不要想不開,你要奮斗啊。
有人說,
這樣挺好啊。我這樣憑什么不好,你憑什么說我這樣不好,我覺得好就好。
不少同學問我的看法。
我說,挺好,只要躺平的那個人覺得好。
為什么?今天,我就來和你聊聊。
先講個故事。
前幾年,日本最高學府之一的東京大學有個問卷調查。分別問了新生和畢業生,未來的夢想是什么?
新生的回答中,最多的是,將來要當政治家、科學家。
而到了畢業生,得到最多的答案,反而是小貓咪、小白兔。
與世無爭,無欲無求。像小貓咪、小白兔一樣,享受陽光、空氣。這就是躺平。
躺平和前段時間流行的FIRE( the Financial Independence,Retire Early movement)很像。
什么是FIRE?就是降低物質欲望、過極簡生活,迅速攢夠未來幾十年的生活費,然后早早退休。
說白了,就是賺一筆錢,然后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這種生活方式的背后,本質上是對自由的理解。
我們以前說過一個詞叫:財富自由。什么是財富自由?
重在自由二字。
就是財富,沒有成為阻擋你獲得自由的障礙。這時,你就財富自由了。你真正想要的是自由。你只是不想讓財富,限制了你的自由。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人喜歡吃小龍蝦,但是他找不到小龍蝦,那么小龍蝦就是他實現自由的障礙。
如果他想去遠方旅行,結果發現錢不夠,那么錢就成了他實現自由的障礙。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可以自由自在實現自己的夢想了,那你就財富自由了。就像有的人小龍蝦自由、有的人超市自由、有的人環球旅行自由一樣,是一個道理。
這個自由背后靠什么驅動?是你的欲望,還有你愿意為這個欲望付出的努力,也就是你的財富積累。
所以,想要實現自由,有兩種辦法,增加財富,降低欲望。而所謂的躺平,就是一種低欲望的狀態。
什么是低欲望?就是無欲無求,知足常樂。不需要擁有很多,一茶一飯,我就很快樂。這就是低欲望。
如果一個人,真的是因為低欲望而躺平,從此與世無爭,而獲得生命中最珍貴的喜樂,這難道不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狀態嗎?
我們應該祝賀他,祝福他。甚至,有一點點嫉妒他。
選擇躺平的那個人,真正做到無欲則剛、知足常樂,他就是一個擁有自由的人。
這是他對自由的理解與選擇。這有什么可指責的。
你用什么樣的方式過一輩子,這是你的選擇。
一個昔日的獵人。在中年之后,選擇放下獵槍,拿起相機,做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員。
每天開著吉普,在渺無人煙的郊外,尋找野生動物的蹤跡。工資不高,沒有同伴,常年與風沙為伍,幾乎與世隔絕。
但是,他覺得很幸福,這就是他的自由。
一個人到底幸不幸福,要看他追求的東西和他得到的東西,它們之間的差距。
如果你擁有的就是你追求的,那你就是幸福的。
比如,一個人的目標是登上火星,于是,他開始研究火箭,最后火箭發射成功,登陸火星。那他是幸福的。
另一個人追求的是有陽光可曬、有時間可以發呆,于是,他選擇躺平,那么,他也是幸福的。
幸福,各有各的不同。但,本質每每相似。
— 2 —
但是,如果一個人是欲求不滿,求而不得,而只好假裝躺平。那這種躺平,是不快樂的,不自由的,是煎熬的。這種“躺平”,其實是一種逃避。
先講個小故事。
炎炎夏日,狐貍路過一個葡萄架,上面長滿了葡萄。心想:我正口渴呢。
于是它后退幾步,助跑起跳,但沒摘到。再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最后,決定放棄,說:這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猴子不信,摘了嘗嘗,發現非常甜。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假裝躺平的人,他們其實是希望奮斗的。但,沒能成功,只好說“葡萄酸”,只好假裝躺平。
這些人,他們只是求而不得、只是欲求不滿。但是假裝無欲無求,到頭來總是會餓的。
餓了怎么辦?
忍著,忍著,當他餓得不行了,一定還是會站起來,出門找吃的。
但是拖久了,錯過了小賣部營業時間,夜宵也已經收攤了,他只好餓著回來。繼續躺下。可是,他還餓著啊,所以不斷輾轉反側,再也躺不平了。
最后,他可能再次站起來,去廚房自己做吃的;他也可能繼續躺著,輾轉難眠。
然而,不管是因為無欲無求而躺平,還是因為求而不得而躺平,都是每個人的選擇。與他人無關。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躺平,是每個人的自由。冷暖自知,悲喜由人。你無權批評他。你更無權干涉他。
每個人,都有權利追求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
— 3 —
那么,為什么還是會有人忍不住,批評“躺平”呢?
因為,他們是精英。
精英不喜歡站在個人視角平視問題,精英喜歡站在群體視角俯視問題。
精英會想:你躺平,我躺平,大家都躺平,那誰努力工作呢?大家都不努力工作,經濟怎么發展呢?
這個其實不用多慮。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想躺平的人,也一定很多想奮斗的人。躺平的人你勸不動。奮斗的人你也勸不動。
你勸奮斗的人躺平。他不會。他說,憑什么啊。我想奮斗。我有很多欲望,我就是想成功。你別攔著我。誰攔著我,我跟誰急。
這也很好。
只要奮斗一生,確實能讓這個人感受到快樂,那這個人的人生,就是幸福的。
今天是奮斗文化中,躺平的人被“歧視”。其實在一些國家,是躺平文化中,奮斗的人被“歧視”。
我有些朋友去歐洲工作,把焦裕祿當榜樣,把諸葛亮當偶像,嘔心瀝血,鞠躬盡瘁。
最后,主管找他,說這樣是不對的。好多躺平的人來找我投訴了。你讓他們壓力很大。你能不能不要這么努力。
他很難理解。最后,他因為太雞血,而被解雇了。你找誰說理去。
那么,到底是躺平好,還是奮斗好呢?
都好。看你自己。你有完全的權力,決定如何過好自己的一生。哪個能讓你獲得幸福的一生,哪個就是對你最好的。
可是,可是,如果每個人都只追求個體幸福,那群體呢?誰來發展經濟呢?
別擔心。
一個好的社會制度,一定是公平的社會制度。在這個制度里,你只要保證多勞多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躺平者收獲他要的簡單的快樂,奮斗者收獲他要的功成名就,那么這個社會同時收獲發展和快樂,并且因為公平而不亂。
不要勸躺平者奮斗,也不要勸奮斗者躺平。一個好的社會,是讓這兩種價值觀都能被接納,都能被認可。而他們,各得其樂。
如果真要勸,那這個社會,唯一需要勸的,就是假裝躺平的不勞而獲者。他們不是躺平,他們是想躺在奮斗者的身上。你要勸他們,放棄幻想,回到真實。
德國哲學家阿多諾有一句話,
自由不是在黑白之間做出選擇,而是可以放棄這樣被規定好的選擇。
自由,是一種選擇的勇氣,也是一種選擇的責任。
如果你選擇無欲無求的躺平,能給你帶來快樂的話,那么你是幸福而自由的;
如果你選擇持之以恒的奮斗,也能給你帶來滿足的話,那么你也是幸福而自由的。
切記,不要逃避,不要假裝躺平,不要做把頭埋進沙子里的鴕鳥。直面現實,直面選擇。
好了,就說這些。
奮斗萬歲,躺平無罪。
祝,找到心中所愛,實現真正的自由。
推薦閱讀:
《在北上廣深,有房有車的中年男女最好“欺負”》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
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劉潤,和140萬讀者一起
洞察商業本質
▲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劉潤,洞察商業本質
品牌推廣 | 培訓合作 | 商業咨詢 | 潤米商城 | 轉載開白
請在公眾號后臺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