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是起重機的春天
有這么一群人
他們來到八義集鎮王莊村
懷揣夢想、腳踏實地、堅守一線
以百折不屈是起重機的精神持續奮戰九個月
見證三十六臺風機拔地而起
用青春和汗水
譜寫“南控故事”
為公司建設史再添豐碑
這句話,是對項目前期工作最精準是起重機的概括。2020年3月30日,在滿足疫情防控要求下,八義集風電項目順利復工,項目工程全面開工建設,風機基礎施工各項工作提上日程。
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項目地質情況復雜,施工困難,項目進程一度停滯不前。項目經理謝輝立即聯系總包公司,聘請各方專家進場,通過會議研討,歷時3天確定施工新方案。土層地質復雜,中風化巖、微風化巖參雜其中,原定“反循環鉆孔錘擊破巖方案”無法入巖,那就更換入巖方式,采用“反循環成孔、旋挖機破巖”新方案;地質土層多為液化土,承載力低,那就加大施工量,進行換填;機位選址地下存在溶洞裂縫,為確保風機安全性和穩定性,那就增加樁基數量、基礎方量。
2020年的梅雨來勢洶洶,來得早走得遲,雨量異常偏多,氣溫更是“大起大落”,飄忽不定。基礎工程是項目的根基,基坑安全至關重要。頻繁的降雨使得地下水位提高,從而造成基坑積水,制約工程進展,若不及時整改容易導致基坑坍塌,造成安全事故。為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順利推進基坑開挖工作,謝輝與施工單位積極商議,提出利用鋼板樁進行基坑支護;增設木樁護坡;在基坑周圍鋪設塑料布作為截水措施;加大基坑抽水等各項雨季基坑開挖措施。
基礎澆筑遇上高溫天氣,這讓本就困難重重的基礎施工舉步維艱。為確保在高溫環境條件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項目部充分發揮核心主導作用,精心策劃、周密部署,加強對原材料的質量把控和存放管理;做好施工組織,利用清晨及傍晚時間,避開最高氣溫時澆筑混凝土;做好高溫環境下混凝土施工應急方案;加強混凝土養護管理……
眾志成城攻克難關
“怎么能把大家擰成一股繩,發揮各方合力,共同推進項目攻堅克難,在計劃工期內安全優質完成項目建設任務目標呢?”在集團黨委指導、公司黨總支的大力支持下,邳州黨支部將黨建工作與項目建設全面融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成立“攻堅小組”,全力以赴并網總目標。2020年10月28日,南控公司董事長李忠在項目現場為項目“黨員突擊隊”授旗。
黨員干部的表率就是無聲的號召。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玉泉親赴現場,總攬全局,靠前指揮,在為項目節點推進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的同時給隊伍帶去信心,激勵大家步履不停,迎難而上。公司行政管理部經理李東作為“攻堅小組”組長,在帶領全體黨員助力項目攻堅克難的同時,組織后勤管理部門人員制定“寒冬送關懷”專項方案,在每逢吊機連夜轉場、加班加點工作的日子里,派專人為施工人員送去宵夜,緩解疲勞,暖胃又暖心。
審時度勢相機行事
邳州八義集風電項目作為2020年公司在建裝機容量最大的一個項目,總裝機容量90MW,共安裝36臺2.5MW風力發電機組。
時間緊,任務重,如何最大限度合理規劃時間,推進項目進程成為八義集項目的一大難題。國慶期間高速公路車流量劇增,運輸車輛被限制出行,風機吊裝刻不容緩,如何推進設備進場工作?此路不通,何不換條路走,陸運不行那就改走水運,利用船只將設備運至臨近碼頭后再進行裝車,運至項目現場,確保設備運輸工作穩步推進;主吊有限,吊裝進度如鯁在喉,如何提高吊裝效率?事不凝滯,理貴變通,項目合理利用現場資源,優化吊裝方案,采用流水作業法,先吊裝風機過渡段,再采用400T吊機吊裝塔筒1、2段,最后采用800T主吊吊裝3、4、5、6段塔筒和機艙、扇葉。
同心并力眾擎易舉
項目建設過程中雖困難重重,但在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項目人員頂住壓力,背水一戰,夜以繼日,辛勤付出。電裝過程中,因施工人員流動性強,人手不足等種種原因,導致電裝作業原地踏步。生產部喬亮、任繼業一馬當先,堅守施工現場,積極配合總包人員,協調各作業面人員、工具分配,合理規劃工作安排,監督檢查工作質量,督促施工人員提高工作效率。負責送出線路工程的陳新每日往返于項目、政府之間,協調送出線路進度滯后風電場區建設問題,披星戴月,協助施工單位共同推進送出線路政處工作;劉光磊和王欣博緊盯基礎澆筑、吊裝作業現場經常加班到凌晨,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謝輝為方便工作更是直接住進項目辦公室,主動放棄節假日休息,全年累計在崗天數達355天。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2020年12月31日,八義集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項目建設歷時9個月,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工程目標,在歲末年初、辭舊迎新之際,為公司綠色能源發展再創新篇章。
“你看那一個個擎天而立,迎風而舞的風車巨陣,那就是我們八義集風電項目部對集團,對公司,更是對我們自己,上交的一份2020年終答卷,我們可以驕傲的說,我們的電價安全地保住了!”
作者:張寶尤
編輯:張寶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