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華磐安縣如人間仙境般是二手吊車的自然風光|王志強 攝
作者/胡志勇 李嚴青
來源/國網浙江電力
“零碳縣”,顧名思義,全縣實現近零碳排放。
日前,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關于支持磐安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是二手吊車的若干舉措》,提出“依托生態產業資源利用效率和用能效率明顯提升”,到2025年,磐安縣要積極創建“零碳縣”。這也是全省首次提出建設“零碳縣”這一發展目標。
為什么是金華磐安?
首先,自然稟賦優異。
磐安縣太陽能、風能等綠色清潔能源豐富。磐安地處會稽山和仙霞嶺是二手吊車的發脈處,錢塘江、甌江、靈江和曹娥江四大水系的主要發源地,森林覆蓋率高,素有“群山之祖,諸水之源”之稱。
全縣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分別為5.2萬千瓦、13.08萬千瓦、4.88萬千瓦。至2020年底,累計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到最大負荷的1.75倍,縣域內清潔能源發電占比為61.22%。至2020年底,電能在浙江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達35%,居全國領先水平。磐安縣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已達62.51%,清潔用能表現優秀。
同時,磐安電網建設超前,網架結構堅強,供電區內110千伏變電設備總容量與供電區內最大網供負荷之比為4.07,為清潔能源接入電網系統留有充足的容量裕度。
? 正在旋轉的青梅尖風電場|胡志勇 攝
另外,磐安縣的用電結構也具有普遍性。2020年浙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城鄉居民生活累計用電量占比分別為0.43%、70.3%、15.14%、14.22%,同一時期,2020年磐安縣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城鄉居民生活累計用電量占比分別0.36%、73.72%、11.95%、13.97%,磐安縣用電結構與全省用電結構近乎相同,具備可復制條件。以“零碳縣”創建為目標,堅持生態化、特色化、融合化發展,加快特色產業鏈培育、生態產業平臺建設、產業創新能力提升,將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磐安樣板。
2021年1月,國網磐安縣供電公司完成編制《多元聯動自平衡的尖山片區高彈性配電網規劃》,在支撐國網浙江電力戰略落地的同時,推動磐安配電網由堅強智能向高彈性轉變,全面提升配電網承載力、自愈力、互動力和綜合效能,支撐磐安零碳發展。
2021年5月,在國網金華供電公司的統籌規劃下,國網磐安縣供電公司出臺《“零碳縣”創建行動方案及建議》,未來將圍繞三大目標、七大舉措,以零碳電力加快“零碳縣”創建。
三大目標即形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電源結構、形成一個高彈性的數字化和智能化電網、形成源網荷儲、多元互動、以電為中心的綜合能源服務體系。
七大舉措包括:加快試點電力市場化配置。加快推進磐安開展電力市場化交易試點,通過對工業生產企業進行用能分類評價,運用“約定曲線交易”,進一步優化電力資源配置,在倒閉本地高耗能企業轉型的同時,也將清潔能源向金華亞運場區輸送綠色電能。
推進清潔能源高效利用:立足“園區”和“山區”融合區域特點,推進“光儲一體化”、“風儲一體化”等多種形式的清潔能源利用形式,推動風光等清潔能源合理配置儲能的相關政策,探索儲能電價機制,進一步提高清潔能源利用率。
政企合作開發抽蓄:在政企合作開發抽蓄上,主動積極與政府合作大力發展抽水蓄能、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推動電力結構向零碳電力轉型。如以35千伏姜山頭水電站和雙溪水電站為基礎建設小型抽水蓄能電站,這是兩個相距1千米的上下游電站,只需新建抽水部、適當改造下水庫庫容,施工周期短、投資少,建成后年發電量896萬千瓦時,減少碳排放2430余噸。未來,多座小型水電站建成將進一步穩定區域電力系統電壓,為電網提供調頻、備用等服務。
多元能源融合發展:推進綜合能源供能站建設,實現多元多種能源的融合發展。聯合油氣企業建設集加油、加氫和充換電功能的綜合能源供能站,編制縣域綜合供能站規劃,建設立體式的“能源-交通”支撐網絡。把握“新基建”發展機遇,加快景區、公共場所等的充電樁建設,支撐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加快居民小區、商場等電瓶車充電設施建設,服務綠色出行。
終端綜合能效提升:持續在推進工業園區、景區等推進綠色能源替代,促進終端綜合能效提升。今年3月,國網磐安縣供電公司試點開展“零碳”農家樂示范建設,推廣實施電能替代,安裝用戶能效監測系統,幫助客戶動態優化用能方式,減少非必要的能源浪費,實現節能增效。
全要素的綜合示范項目建設落地:實施零碳示范行動,積極發展儲能、分布式能源和綜合能源服務,推進源網荷儲和風光儲一體化示范區建設,在尖山鎮、文化旅游區等區域,與政府、綜合能源企業深度對接合作,探索推進零碳排放樓宇、園區、社區等項目建設。
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按照“節約的能源是最清潔的能源”“節省的投資是最高效的投資”“喚醒的資源是最優質的資源”這一理念推進能源互聯網形態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增強系統抵御能力,使電網可有效利用各種資源靈活應對各類風險。
在磐安的悅云遠山農家樂,上海游客陳娟一家四口利用周末的空閑時間,駕駛電動汽車前來體驗鄉村生活。白天她們在生態農園里陪著孩子采摘水果,享受著“綠色電能廚房”烹制而成的美食。晚上一家四口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入睡前用上太陽能燒制的熱水洗浴,室內的節能燈根據光線強弱自動調節亮度,“我第一次來到這里我就愛上了這里的生活,與以前去過的農家樂相比,在這里住得更舒心、更愜意、更有綠色感。”陳娟表示。
店主林方銘說:“得益于‘零碳’農家樂的模式,店里營業額都翻了一番。”
? 走訪農家樂村,推廣電能替代|胡志勇 攝
而以后,在磐安,像這樣的“零碳”農家樂將越來越多。旅游作為磐安縣“一號產業”,目前共有986家農家樂,每年接待游客約218萬人,用電量在5163萬千瓦時,若全部升級為“零碳”農家樂用上綠色電,將年平均減少碳排放量1.4萬噸。
此外,“零碳”景區相繼落地,“一鄉一域”充電樁全覆蓋,省級工業園區電網彈性承載力越來越強大、分布式光伏用戶越來越多、磐安縣大型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建設……這些“零碳”的美麗愿景隨著行動方案的推進,正在成為現實。
? 金華磐安縣尚湖鎮娘瓦山光伏電站|林清泉 攝
當前,當地供電公司已與政府相關部門建立了有效的溝通機制,形成了重點任務清單,后續將圍繞“零碳”目標,打造以零碳電力助推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磐安樣板。
2025年,磐安電網將實現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翻番”,縣域內清潔能源發電占比將增長至70%,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例提高至70%;電力單位能耗年均降低7%,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年均降低超過6.1%。屆時,將會發生如下一幕:家長從“零碳”小區出發,駕駛新能源汽車將孩子送往綠色校園,然后前往“零碳”企業工作,晚上一家人在綠色全電廚房享受晚餐,度過綠色美好的一天。那時,在“零碳縣”的居民衣食住行里用的每一度電都將是綠色的。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聽得到鳥鳴……掠過磐安大地,“風光”無限好,步入“零碳時代”,山水磐安正駛入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