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線路長約265公里 項目總投資535億元 設計速度目標值350公里/小時 橋隧比例約94% 預計2024年全線建成通車重慶將建國內首座長江水下鐵路隧道全長約11.87公里建成后成為國內最長鐵路水下隧道
昨日,重慶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暨重慶東站開工。記者從市交通局獲悉,這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和“八縱八橫”高鐵網廈渝高鐵主通道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成渝城市群與長株潭城市群、海西經濟區間客運交流的主通道,是服務重慶主城與渝東南地區間城際客流的快速鐵路通道。
據了解,這條以服務長途客流為主,兼顧城際客流的高速客運專線鐵路,預計2024年全線建成通車。屆時,它將為人們帶來新生活、新出行體驗、新的旅游方式。
經過7個區縣 設8個車站
根據市交通局提供的信息,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起于重慶樞紐重慶站,經渝中區、南岸區、巴南區、南川區、武隆區、彭水縣,止于黔江區,設重慶、重慶東、巴南惠民、南川北、水江北、武隆南、彭水南、黔江8個車站。新建線路長約265公里,設計速度目標值350公里/小時,橋隧比例約94%,項目總投資535億元,建設工期5.5年。
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開工建設,對加快武陵山區脫貧致富,促進沿線旅游資源開發,促進區域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項目連接重慶主城區與南川區、武隆區、彭水縣、黔江區等地,是建立重慶主城、渝西片區及渝東南片區之間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有利于充分發揮重慶主城區對渝東南地區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對促進沿線地區城鎮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該項目開工建設對于填補沿線地區高鐵路網空白、完善區域鐵路網絡布局等具有重要作用,建成后不但可以加快沿線旅游資源的開發,而且向西可通過成渝高鐵、成蘭鐵路或規劃的蘭渝高鐵連接國家著名風景名勝區九寨溝-黃龍;向南通過成綿樂城際到達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樂山、峨眉山等著名旅游景區,通過黔張常鐵路通達張家界旅游風景區,通過黔江至吉首高鐵通達酉陽桃花源、邊城洪安、鳳凰古城等形成黃金旅游線。
在建黔張常鐵路 與之相接
記者從市交通局獲悉,從路網完善和通道構建上來看,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建成后,重慶、長沙兩地間可形成由重慶至黔江鐵路(350公里/小時)與在建黔張常鐵路(200公里/小時、客貨共線)、長益常鐵路(350公里/小時)相連;與規劃黔江經酉陽、秀山至吉首銜接張吉懷高鐵、滬昆高鐵至長沙,構成層次分明、分工明確的高(快)速客運雙通道;與規劃的長沙至贛州高鐵、既有贛隴鐵路、隴廈鐵路,共同形成成渝地區至海西經濟區間最便捷高效的快速客運通道。該項目是廈渝高鐵通道重要組成部分,是成渝地區、長株潭城市群、海西經濟區間高速客運交流的主通道。
此外,從區域既有及規劃路網來看,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項目在黔江與在建黔張常鐵路、規劃黔江至長沙高鐵相接,建成后還將形成成渝地區至廣東、江西、浙江、上海等地的全程350公里/小時的高速客運通道,作為成都(重慶)-貴陽-廣州高鐵主通道的輔助通道,方便沿線群眾的快捷出行。因此,該項目是成渝地區與華南、華東地區間客運交流的輔助通道。同時,該高鐵線路也是重慶“米”字型高鐵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完善重慶高速鐵路網具有重要意義。
重慶東站周邊 城市道路交通規劃
根據市交通局提供信息,目前規劃鐵路東站及茶園片區“五縱五橫”疏解主通道如下:
六條高、快速路通道:內環、開迎路、六縱線(含內環高架通道)、玉馬路(至武隆高速)、繞城高速、燕尾山隧道通道(連渝黔高速擴能通道)。
四條主干路通道:通江大道、開成大道、茶涪路、鹿角隧道通道。
配合新建站內道路、高架匝道,重慶東站四周形成站前大道、站北路、站南路、站東路四面環繞的路網結構,西側通過縱三路與玉馬路,興塘路相接。各方向來車均可由高架匝道進入站區內部,再經循環匝道由來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