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丨國際能源網/ 團隊
讓“新能源+”使能各行各業
——訪遠景能源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田慶軍
記者:為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目標,您認為我國能源行業應在哪些方面發力?
田慶軍:當前,順利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已成為能源行業是吊車圖片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未來,我們還需要在很多方面繼續付出努力。
首先,仍要大力推進新能源發展,讓“新能源+”可以使能各行各業。眾所周知,新能源發電擁有很多優勢。比如,新能源是綠色能源,這已是國際共識。同時,新能源是吊車圖片的成本已經越來越便宜,低廉是吊車圖片的用能成本使其在市場競爭中擁有了更多優勢。第三,風力資源、太陽能資源均具有較高的可獲得性,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取。這些都是傳統能源不可比擬的。
未來,希望國家可以對新能源行業的發展給予更多政策支持,讓風電、光伏發電在使能各行各業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我國企業乃至整個國家的國際形象和國際競爭力。
其次,應進一步深化需求側改革。未來,隨著新能源裝機占比的不斷提升,新能源的消納能力可能成為行業發展瓶頸。
因此,我們建議項目開發商和行業人士給予需求側改革更多關注。近年來,我國有不少主流開發商已經開始向需求側轉型。例如,國家能源集團等發電集團就已經提出了智慧能源的概念。未來,也希望有更多的企業能夠參與進來。
記者:作為我國風電行業的領先企業,遠景是否制定了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相關規劃?
田慶軍:作為能源行業的綠色科技企業,國家提出雙碳目標后,遠景能源積極響應,及時行動。
今年4月底,我們提出了碳達峰時間表,宣布遠景將在2022年實現全球業務運營的碳中和,并在2028年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也因此成為承諾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最早的中國企業。
除為自身發展設定了碳中和路線圖,遠景也將借助多業務優勢形成綜合解決方案,力爭成為政府、企業、城市的零碳技術伙伴。通過生產綠電、認證綠證、能源管理等多種方式,幫助更多的企業和地方政府早日實現碳中和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遠景在行業內提出了“三新”戰略,即在技術進步的驅動下,風電、光伏和儲能將成為未來的“新煤炭”,動力電池和氫燃料將成為“新石油”,圍繞風電、光伏發電,電網需要升級為使用智能物聯網技術的、更靈活的“新電網”。
來源:中國電力報
視頻 | 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需要人工智能
中國資本+中國技術點亮百萬中亞哈薩克斯坦家庭 國家能源集團1.53GW風機采購開標!遠景中標950MW,中車株洲所中標500MW,聯合動力中標80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