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站:雙遼公司黨支部
——促并網、保發電,英雄精神永流傳
////
作為土生土長的四平人,打小就聽爺爺給我講四平城的故事,“咱們這可是英雄城嘞,當年打仗那會啊,四平可是塊香餑餑,南可攻沈陽,北可打長春,四通八達為四平,所以咱們這啊也出了好多個民族英雄,像馬仁興師長啊、劉梅村、吳瑁良啊。咱們這的仁興街,仁興廣場可都是為了紀念當年保衛四平犧牲的馬仁興師長......”
早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會議上,毛澤東就論述了東北問題。他對全黨說,“從中國革命的最近與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如果把現在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那么中國革命就有了基礎。”
1946年4月27日,
毛澤東給林彪的指示電文“化四平街為馬德里”
當時東北地區軍工、鐵路等設施完備,重工業發達,進可攻、退可守。四平地處東北松遼平原腹地,位于沈陽、長春之間,多條鐵路在此交匯,也由此成為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是實現以打促談、以戰促和的關鍵所在。毛澤東的戰略意圖是,力爭占據長春,在談判桌上有談判的資本,而四平是守衛長春的屏障。因此,黨中央決心在四平打一仗,拉開了遼沈戰役的序幕。
四平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因“四戰四平”而聞名。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國共軍隊四次大戰于四平,爭奪這個咽喉要道。一戰四平解放戰,二戰四平保衛戰,三戰四平攻堅戰,四戰四平收復戰。其中四平保衛戰和四平攻堅戰規模之大、戰況之慘、傷亡之眾,震驚中外。
據記載,當時國共雙方集結兵力94萬余人次,總作戰時長累計63天,東北民主聯軍最終以傷亡4萬多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6萬8千人,最終在1948年完勝奪取四平。
2020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調研時參觀了四平戰役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一定要守住中國共產黨創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在四平的西北平原,三峽能源雙遼慶達光伏發電有限公司全體員工始終牢記歷史,傳承著四戰四平中老一輩革命人誓死拼搏、忠于奉獻的英雄精神,從東北這片充滿激情的熱土汲取綿綿不絕的精神力量。在支部黨員的帶領下,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奮勇向前、克難制勝,為光伏產業的發展探索了一種新的應用模式。
作為三峽能源投資建設的首個“光伏發電+生態農業”合作項目,在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實現了一地多用和一地多產,圍繞光伏發電與種植業、養殖業有效結合發展的同時,形成了太陽能發電、農牧業養殖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統一。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作為三峽能源在東北地區最大的光伏電站,建設維護也是不小的難題,但雙遼公司各位年輕的“小英雄們”奮力工作在第一線,2020年一整年完成292臺逆變器除塵、98臺箱變逆變器基礎電纜溝排水,136臺箱變基礎除草、1-10區光伏組件壓塊巡視緊固工作,處理匯流箱之路故障800多次、處理匯流箱通訊故障75次、更換光伏組件12塊,完善148臺箱標志標識,積極消除事故隱患及缺陷,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運行。
從9月到12月,短短四個月時間完成三期三批次40兆瓦項目建設并網,工程建設及現場運維人員加班加點,一個個不可能的任務變成可能。
現場運維人員進行中控室內消毒工作
////
疫情期間雙遼公司加強現場運行、檢修人員的個人防護,開展防疫知識講解,增加在崗人員安全防疫意識。由于農牧業公司人員出入場區頻繁,現場強化外來人員管理,加強后勤保障和物資供應工作,采購儲備必要的防控用品,提高員工免疫能力。為防止人員流動導致疫情擴大,春節期間雙遼公司在班運維人員堅守崗位第一線長達47天。
雙遼公司為周邊鎮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募捐行動
////
雙遼公司黨支部吸取革命先輩艱苦克難、無私奉獻的精神,爭做三峽電力人中的英雄,成立黨員突擊隊,帶領場站運維人員攻堅克難,戰斗在保生產、保發電的第一線,不怕暴風雨雪,不畏酷熱嚴寒,2020年底完成三批次40兆瓦項目并網工作,發電量再創新高。
來 源:黑龍江分公司
通訊員/攝影:徐國賀
編 輯:李明潞
點“贊”點“在看”給風光君鼓勵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