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公路,整合自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建筑周報、中國建材報等
近日,鐵四院中標亞洲最長的海底公路隧道——青島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工程設計。
有人要問了:青島不是有海底隧道了么?
是的,青島原本就已經擁有了一條被稱之為膠州灣隧道的海底隧道,這條隧道,連接了青島市的主體部分和黃島區,于2006年開始動工、2011年通車運營,總長度7.797公里,其中海底隧道的部分約為4公里。
就是它--
圖為青島海底隧道
今天說的,是青島正在建設中的第二條海底隧道。
那么,它倆有啥區別么?
看圖--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原來的膠州灣海底隧道,是從青島主體的突出部進行修建,并與黃島區進行連接。
而第二條隧道的起點設置在了西海岸新區淮河東南千山南路路口以東的區域,登陸地點則選擇在市北區杭州支路新冠高架路以東,這樣一來,這條隧道的長度就更長了,
隧道長度的增加,帶來的是施工難度的大幅度增加。
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橫跨膠州灣中心水域,東連青島主城區,西接西海岸新區,建設難度非常高,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底暗挖法公路隧道,也是亞洲最長的海底公路隧道。
這條隧道設計的安全性很高,抗震設防類別是乙類,設防烈度為7度,建成后,這條隧道可以使用整整100年的時間。
隧道采用雙孔行車隧道以及中間服務隧道的方案建設,除了供大家行駛的路線以及監控設備之外,隧道中還會建設管理中心、收費站以及服務區等附屬工程,總體來看建設還是非常全面的。
因此青島這條隧道不僅投資高達171.64億元(以發改部門的最終批復為準),整體施工工期也可能需要到2027年才能完成并投入使用。
隧道總體布置圖
雖然隧道工期漫長并且耗資巨大,但建成之后對青島市帶來的影響卻是非常大的。
首先,此前的膠州灣海底隧道是禁止貨車通行的,因此在兩岸之間運輸貨物的貨車,實際上仍然要走跨海大橋,需要消耗更久的時間,經濟效益更低,而在第二條海底隧道建成之后,是支持小型貨車通行的,能夠大大減少兩岸小型貨車的通行時間。
其次,這條隧道不僅能夠連接青島市的東城區和西城區,還緩解了第一條海底隧道在早高峰時受到的通行壓力,避免出現堵車等狀況。
最后,這條隧道的投入運營必然讓青島的經濟發展程度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