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一波又一波新產品問世,使得這個“不樂觀”的行業在市場低谷再次引發關注。隨著智能化、輕量化、人性化、節能技術的逐一攻克,一向低調的起重機龍頭企業徐工集團,集中貢獻了首批上市的最新17款G系列新產品,并通過“G一代”的推出,向行業發出了“科技智能、 綠色節能、優質高效、超高性能“的高端科技進取。
徐工G代起重機新產品體驗活動會
4月18日,徐工在徐州舉辦客戶體驗活動,以超然理性、專業、務實的方式,讓客戶深度體驗、充分驗證、全面調研G世代新產品、新技術,展現龍頭企業技術自信和風采,為中國起重機行業吹起一股“務實之風”, 越來越依賴概念營銷和過度推廣。
徐工G系列新型起重機械成果展示
徐工集團是一家以引領技術發展方向著稱的中國起重機龍頭公司,正試圖通過自身努力呼應李克強總理“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戰略規劃要求。
徐工集團主導推出G1全系列產品
有行業觀察人士判斷,徐工此舉極有可能引發中國起重機行業乃至整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高水平技術升級競爭,這將拓寬整個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12臺G代起重機,帶統一臂伸展
G世代,高端時代G
世代,即徐工G世代,代表著崇尚創新、尊重專業、注重人性化、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新發展理念。這是上游供給側——中國起重機行業經受市場低谷考驗后的轉型預期,也是下游需求側——起重企業在開工率低迷、輪班費下降、工費結算困難、運營商工資成本上升的真實預期。
2015年,經過市場洗牌,中國起重機行業前三大企業市場集中度上升至87%,過度促銷使得一些廠家忽視了對客戶價值的深入研究和對技術創新核心競爭力的持續投入,這也是這些企業逐漸洗牌、冷漠的原因。相反,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敏始終執著技術,把科技創新放在企業發展的首位,把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作為提升行業經營質量、突破困境的關鍵。他總是告誡各行業經營者:“要心無旁騖,著力深入推動研發項目分階段取得重大成果,從而增強各行業的信心,努力通過組織的技術創新引領和改變整個行業的技術現狀。"
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敏接受中國路機網記者采訪
在起重機制造商在市場低谷尋求突破的同時,中國起重企業也面臨著路徑選擇。最新數據顯示,在中國起重百強企業中,前十名企業的銷售額占比45.18%;在海外起重企業100強中,銷售額前十名占比53.2%。這說明中國起重行業的大洗牌仍在進行中。
擠出水的過程是強者與強者的過程。發達國家起重機企業和吊裝企業的成長過程證明,在經歷市場低谷的洗禮后,最終將站在潮流的頭上,成為真正的領先和專業化企業。事實再次印證了這一鐵律,隨著施工單位對吊裝安全、吊裝資質、吊裝管理、吊裝設備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專業化和精細化,過去粗放發展的時代正在逐漸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理性的“高價值、高安全、高效率、高效益、高價值、高安全、高效益、高安全、高效益、高價值、高安全 可持續“專業吊裝企業的新投資導向。這一轉變證明,中國起重機行業和吊裝企業正同步走向轉型升級的發展道路!
徐工G代,從汽車起重機到全路面起重機,共17款新產品,就是為了適應這種變化趨勢而誕生的。
徐工
集團副總裁、徐工總經理陸川致辭
徐工集團副總裁兼總經理陸川表示:“G世代承載著集團董事長王敏對起重機械行業的戰略眼光,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率先將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競爭帶入一個爭奪附加值和價值創造力的高端新起點。
一切為了客戶的最大價值
雖然G世代已經攻克了“智能繁榮”等行業最高水平15項關鍵技術,其中6項為行業首創,但這還不是結束,而只是確認G技術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注解。
徐工集團副總經理單增海回答G1技術問題
追求高價值。一組數據體現了徐工研發人員基于客戶需求的高端價值取向:科技智能技術必須最大限度地彌補操作經驗和技能的不足,使人們的機械控制能力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操作精度和安全性顯著提高。綠色節能技術,在保證百公里綜合油耗降低12%的基礎上,將產品的爬坡能力提高到45%;運行能耗提高15%,綜合工況平均節油率達到15%;品質性能技術,通過33項精密周到的安全防護、維修方便、控制舒適設計、自拆卸技術,將“以人為本”的理念拓展到極致;超高性能技術應能在相同邊界重量下實現比同噸位產品高5%~15%的運行性能;新型單缸銷伸縮系統關鍵部件使用壽命提高100%;采用單機系統大噸位產品徐工吊車價格表?徐工起重機G1代:價值創意的高端新起點,動力系統日常維護成本降低40%...“客戶價值利益”已成為徐工G代研發人員的高頻詞。
“研磨”高品質。為了實現既定的價值目標,素有“最耐寂寞”之稱的徐工,組織對國內外客戶使用、國家標準進行系統、全面、精細的專項研究,建立了獨具特色的“核心部件技術、系統技術、整機技術”的虛擬設計與測試、物理應用與測試、全生命周期超載、 極端環境應用測試、內部用戶模擬演示系統、精密預研、試制測試模式,并推出為期兩年的“無盡磨”:如對動臂、機架、轉盤等關鍵結構件進行加固,零件加工后采用耐久性試驗方法,嚴格欠通過載試驗;最初使用150,000次的新型單缸伸縮機構被加強到500,000次;在整機測試期間,測試標準是根據動臂伸縮系統測試的15年用戶使用壽命水平確定的...整機運行還有45度高溫和零下39攝氏度極寒的測試。
徐工XCT55L6
起重機提升XCT8L4,XCA550通過主臂鏈提升XCT55L6“問題必須
清零,質量調查到底”的總經理問責制使研發、質量控制和營銷的“競爭”成為常態,往往因為更苛刻的手段來檢測問題,導致新產品必須返爐整改。“比如檢查員快速控制產品,讓機器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升降、下落變幅、旋轉等動作,這種操作,就像你開車,一只腳踩剎車,一只腳踩油門,但是他們這么有測量,手術室有抖動不好徐工吊車價格表,“徐工研發人員表示,雖然很”麻煩“,但這確實涵蓋了測試工作的每一個細節。
高水平的經驗證據。4月18日,全國客戶和媒體收到了動人的“機械致敬”:一是分兩列排列的12款G代新品在指揮下,同時做出吊臂提升、擺動、千手觀音等“歡迎”動作;緊接著,一臺以風電吊裝著稱的XCA550全地面起重機,將55噸和8噸汽車起重機依次提升到10米的高度,在展示高超起重技術的同時,展示了新產品的功能。隨后,業界規模最大的客戶體驗活動陣容上線,國內40余家頂級用戶運營商對徐工首創的智能動臂技術、驅動智能控制系統、人機交互技術、新產品控制微動等進行了實踐驗證。下午,在G世代新產品體驗活動技術交流會上,被客戶公認為“最堅持技術原則”的徐工研發專家被推到了前臺,面對來自全國300多家客戶和媒體的密集提問,徐工研發專家明確表達了對客戶長遠發展負責的價值取向。
安全總監田福星感嘆徐工G1系列起重機的優異性能
工業4.0時代的起重先鋒
徐工G一代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工業4.0的內涵,力求為中國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參考案例。
在徐工集團,全價值鏈大數據智能分析決策平臺為從研發到營銷的每個環節提供不同權限的大數據分析報告——25噸整體設計工程師可隨時檢索分析全球近2萬種產品的工作狀態信息、故障問題、運行頻率、行駛軌跡、過載報警等數據, 分析用戶偏好、常見工況、限制工況,獲得最佳用例,為G代定型設計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通過全球協同研發平臺,徐工歐洲研究中心孵化的全球最前沿G代液壓零部件技術,可第一時間與徐州共享;歐美、巴西、中國不同膚色的科研專家,可在全球研發PDM平臺上咨詢同一批G代臂架結構方案,對XCA100全路面起重機在全球各地區的適用性進行論證和評估,實現產品設計數字化、管理一體化、信息發布網絡化。
在
全球物聯網平臺,客戶可以控制每臺起重機的所有運行狀態徐工吊車價格表,設置操作和行駛邊界圍欄,計算使用成本,管理操作員的工作行為等,真正連接設備與設備、人與設備、人與人,幫助用戶建立基于大數據的車隊智能化管理。
在起重機智能制造基地,G世代通過制造的全面集成,確保整個制造過程的標準化和一致性
執行系統MES和ERP系統,借助二維碼掃描、水蜘蛛配送、AGV小車、全觸摸屏自主查詢設備、制造過程在線檢測、網絡化可視化監控等智能管控模式。
在工業4.0時代的背景下,G世代充分利用信息化、數據和網絡化手段,在“全價值鏈大數據智能分析決策平臺、高端智能產品平臺、全球協同PDM研發平臺、智能+精益制造MES平臺、全球物聯網智能管家平臺”上為客戶打造智能高端起重工具。
有專業人士表示,由于徐工已經連續11年牢牢占據中國起重機行業的領先地位,從徐工的一舉一動,我們可以判斷和預測中國起重機行業的未來趨勢:制造商可以從更大的格局設計行業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發展路徑, 這必將為整個產業鏈提供可持續的價值空間。
也有媒體判斷,“科技智能、綠色節能、優質高效、超高性能”將成為本行業的關鍵詞,“高端進取”將成為上下游行業的目標共識。所有這些都將給全球起重機市場帶來拉動效應和產業轉移效應,不僅是中國用戶,全球客戶都可以分享升級后中國起重機行業的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