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頭條
1、吉林:2030年“陸上風光三峽”達60GW!
近日,吉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吉林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戰略規劃(2022—2030年)的通知》,規劃提出到2030年,“陸上風光三峽”裝機達6000萬千瓦。風電方面,到2025年,風電裝機容量累計達到2200萬千瓦以上,風電裝備產業規模達到150億元。
2、里程碑!甘肅風電裝機突破20GW
12月8日,隨著酒泉市大唐瓜州北大橋第六風電場C區西10萬千瓦風電項目并網投產,甘肅風電裝機突破2000萬千瓦,達2008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的32%,風電裝機容量位居全國第七。
3、龍源電力董事長調整!
12月8日,龍源電力發布公告:董事會于2022年12月8日召開會議,推選唐堅擔任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職務,任期自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至第五屆董事會屆滿時止。此外,董事會于2022年12月8日收到公司總經理唐堅的書面辭職報告,唐堅因工作變動,向董事會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的職務。
4、中國人壽設立100億新能源股權投資基金支持中車集團
近日,中國人壽總規模100億元的國壽金石華輿風光股權投資基金完成基金設立和首筆出資,將主要投資于中車集團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項目。據悉,2022年11月,中國人壽與中車集團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本次基金設立打下良好合作基礎。
5、采用6.25MW風機!由三一重能供貨的國投甘肅200MW項目首臺機組并網發電
近日,由三一重能供貨的國投甘肅瓜州縣北大橋第七風電場A區風場首臺風電機組順利并網發電,項目采用的是三一重能6.25MW風電機組。據悉,A區200MW項目于今年6月開始基礎澆筑。
6、吉林化纖1.2萬噸碳纖維復材項目第二條碳化線開車
吉林化纖12月8日晚間公告,公司1.2萬噸碳纖維復材項目第二條碳化線一次開車成功。據悉,今年11月18日,該項目首條碳化線開車成功。該條碳化線是國內自主設計安裝單體產能最大的首條平鋪碳纖維生產線,其產品主要用于風電葉片的生產。經測算,建成達產后營業收入為15.40億元/年。
7、全球量產最長風電葉片在福建福清成功出口
12月8日,裝載著8片全球量產最長風電葉片的船舶緩緩駛離福建福清的福州港江陰港區,啟程遠赴歐洲,這也是我國百米級以上風電葉片首次外貿批量出口。本次出口的風電葉片單片長108米、自重100噸,是目前全球已實現量產的最長風電葉片。
海外頭條
8、資本入場,金字塔型無塔筒浮式風機項目敲定!
日前,法國浮式風電技術公司Eolink研發的金字塔形浮式風電設計Eolink(用公司名字命名)獲得了西班牙開發商Acciona Energy和項目管理公司Valorem的新投資。這也為Eolink概念試點項目的實施掃清了障礙。據悉,Eolink概念的核心是采用了無塔筒的風機,用一組薄的異形臂取代塔筒,從而減少30%以上的用鋼量,減輕重量并大幅降低成本,同時平衡應力分布,以減少疲勞。
9、浮式風電或將無法實現2030年既定產能目標
根據4C Offshore最新發布的全球浮式風電報告,全球范圍內的浮式風電項目或將無法實現2030年的既定產能目標。該報告指出,浮式風電無法快速推進的主要原因是行政拖延(即漫長的規劃和審批過程),而不是供應鏈問題,政府未能以明確的政策、許可及監管框架促進浮式風電開發,進而跟進所提出的氣候承諾。
今日微語
不管遇到什么,請始終記得:不要停止奔跑,永遠保持熱愛;別辜負時光,去盡情擁抱屬于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