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綠色”逐漸成為制造業發展是吊車的底色,進入到工業4.0時代,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核心是吊車的數字技術迅猛發展,更為全球制造業帶來了前所未有是吊車的機遇和挑戰。安徽叉車集團作為工業車輛行業的制造型企業,今年上半年產品產銷量和營業收入平均同比增長超過70%,這得益于企業聚焦數字化、網絡化、綠色化發展,以新型消費提質擴容引領產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提高數字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程度,加快傳統制造智能化腳步,實現數字經濟為制造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賦能。
今年以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有的一臺叉車僅用鋼成本就多支出了四、五千元,而傳統內燃叉車低廉的售價,更是攤薄了利潤。在發達國家的叉車銷售結構中,新能源尤其是電動叉車占比超過60%,于是,安徽叉車集團開始自主研發鋰電池動力叉車,不僅長續航、低噪音、零排放,工作能力還能全面對標內燃叉車。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電動叉車銷售占比達到了42.7%,內燃和電動兩翼齊飛的布局正在形成。
不過,要想保持企業健康發展,僅靠這一點遠遠不夠。
通過優化產業鏈、拓展制造業的邊界,安徽叉車集團又將數字技術作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對叉車植入聲音、視頻等傳感器和APP應用,采集運行數據,使叉車從過去的“啞巴”產品變成了智能產品,助力用戶合理高效使用產品的同時,企業也從單純賣叉車,變成了賣系統、賣服務,逐漸成為企業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目前,合力FICS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智能終端接入叉車超過14000臺,全國所有的省、市、自治區均有分布。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數字化正助力安徽構建綠色工業體系建設,安徽叉車集團也抓住機遇加“數”轉型,正努力讓傳統制造業煥發新活力。據了解,目前安徽正在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以企業設備上云、數據驅動制造為目標,推進重點行業領域數字化轉型,到2023年建成工業互聯網平臺4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