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一重能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2年11月18日接受機構調研,截至2022年9月底公開市場招標已有70多GW,預計全年招標量將超出預期,明年行業裝機容量比今年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預計全年裝機容量為70-80GW,其中海風10GW左右
問:公司對明年陸風、海風招標量、裝機量預期?
答:截止2022年9月底公開市場招標已有70多GW,預計全年招標量將超出預期,明年行業裝機容量比今年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預計全年裝機容量為70-80GW,其中海風10GW左右。
問:明年陸上、海上風機招標價格毛利率展望?
答:陸上方面,整體來看,大兆瓦機型的單位千瓦投標價格相對較低。風機大型化的趨勢使風電機組單位千瓦的成本降低,從而促進了投標價格的下調。
因明年交付的大部分訂單為今年中標的平價訂單,預計行業明年的毛利率水平會進一步下降,但是公司憑借成本控制優勢,在陸風市場仍然具有毛利率方面的領先優勢。未來,隨著招標價格企穩,以及技術進步、風機大型化發展,行業內降本控費能力的增強,行業整體毛利率將會保持在較為穩定的區間。海上綜合工程造價持續在下降過程中,目前單千瓦工程造價已突破1萬元,預計后續還會有一定的下降空間。
問:公司海風業務的發展情況,包括機型、技術路線、布局區域等?
答:目前海上風機市場整體供大于求,公司海上市場起步晚,未來將通過差異化風機產品進入,取得競爭優勢。目前已積極進行研發領域布局,預計2023年將推出海上全系列機型。
公司在技術路線上,除了對雙饋技術路線進行深入探索和拓展外,也會實施開展半直驅路線的研究與儲備,實行兩種技術路線并舉。
區域方面,公司與沿海多個省份(如河北、山東等)進行洽談,加快推進落實,預計明年會有突破。
問:如何看待當前的行業格局,未來行業格局展望?
答:任何行業格局都會發展變化,風電行業歷史上也經歷了相關變化,未來將取決于政策和機遇。未來風電行業將競爭激烈,公司管理層對激烈的競爭已有充分認識。目前國際的主流整機廠只有4-5家,而國內目前主機廠商有14-15家,預計未來行業還會繼續面臨整合的過程。
問:公司成本、毛利率方面的優勢及原因是什么?
答:綜合比較來看,公司競爭優勢包括(1)產業鏈布局科學合理,葉片電機實現自產,能夠更好地發揮協同效應、成本集約能力提升;(2)研發創新的能力驅動力強,全面推動風電機組大型化、輕量化、智能化研發;(3)依托三一傳統制造優勢和積淀,形成完善的成本管控體系,公司憑借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具有優秀的成本管控能力;(4)組織效率高,依托數字化、智能智造工廠,提高生產效率。
問:公司在自產零部件方面的布局,目前產業鏈中比較緊缺的環節有哪些?
答:公司電機、葉片實現自產,可以更好地配合機組一體化設計研發工作,更有利于提升風電機組發電效率,降低風機成本。
公司葉片實現自主研發、生產,除了保供外還可以實現對外銷售,今年也會實現一定規模的對外銷售,葉片自產給公司帶來了一定的毛利優勢和競爭力,未來在有盈余產能的基礎上會加大對外銷售,創造價值。
目前產業鏈供應壓力不大,影響裝機的主要是疫情影響的施工進度。如遇裝機旺季,部分型號90米以上的葉片、齒輪箱、主軸承等關鍵零部件可能存在臨時短缺的情況,其余零部件供應正常。
問:公司海外業務拓展的情況如何?
答:公司海外市場要立足于長遠,短期目標為實現突破,重點布局越南、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印度、巴西等區域,目前已經在個別國家實現突破,未來將逐步提高海外出口的份額。
今年,公司作為國內風機廠商代表之一參加了德國漢堡風能展,了解了客戶需求,獲取了一些線索,同時進行了公司品牌宣傳,展示了公司先進的智能制造技術。
問:公司今年后續的投標策略是什么?
答:公司投標策略上會結合市場的需求,綜合考慮利潤和市占率的影響因素。風電行業注重長跑,產品質量和安全永遠擺在首要地位,公司堅持長期主義,確保穩步提升市場占有率。
問:公司今年新增訂單和在手訂單情況如何?
答:截止9月底,公司今年新增訂單約為6GW左右,在手訂單8.32GW左右。截止目前,公司在手訂單和新增訂單較9月底又有一定的增加,預計全年在手訂單將超過10GW。未來公司每年要逐步提高陸上風機市場占有率,對應的行業排名爭取更進一步。
問:公司目前風電場建設運營情況如何,后續的計劃如何?
答:截至9月底,公司存量風力發電站399.9MW、光伏電站50.0355MW,在建風場410MW。11月份,公司新增兩個風電場并網運營。此外,公司在洽談的儲備風場資源相對可觀,主要分布于湖南多市,以及吉林、內蒙、河北、新疆等三北地區。后續公司對風電場實行滾動開發的計劃,并根據需求端情況適時對風場進行轉讓。公司出售風場業務為公司的一項經常性業務,實際是公司銷售風機及承接EPC業務的一種實現方式,未來也是公司持續性的主要業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