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雖仍穩居全球第一,但新增裝機速度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下降。在國家補貼全面退出后,終端電價的下調給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帶來了諸多挑戰,風機設備、項目施工、海纜、運維等各環節均面臨著不同程度的降本壓力。不少行業人士認為,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受到阻礙,如何實現困境突圍,如何在“十四五”期間實現新增長、新突破已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重點課題。
近日,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與江蘇亨通高壓海纜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志康做了深度交流,他就海上風電面臨的困境發表了一些觀點和建議。
錢志康對全球海上風電的發展前景趨勢向好仍然充滿信心,“近年來,我國海洋經濟飛速發展,2021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超9萬億,同比上升8.3%,發展前景良好。全球新能源確定性需求持續抬升,各個國家和地區對海上風電的信心不斷增長。GWEC(全球風能理事會)將到2030年的全球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預期上調了45.3GW。同時,預計 2022-2030年間全球將新增260GW的海上風電容量,到 2030年全球累計海上風電并網容量將達到 316GW。”
此外,錢志康表示,全球海上風電加速發展也使我國海上風電迎來快速成長期。我國新增裝機規模連續四年領跑全球。根據沿海各省份海上風電相關政策統計,截止2022年6月30日,國內已公布沿海地區十四五規劃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超過60GW,目前該數據仍在持續更新。面向未來,中國海上風電行業同仁更加要團結一致,創新創造,賦能行業的蓬勃發展。
持續創新,做大做強海上風電機組
當前,海上風電機組向著“大容量、輕量化、高可靠”趨勢發展可以有效降低單位千瓦海上風電機組價格已經成為共識,國內外主流風電整機商近兩年陸續推出了10MW及以上的機組產品型號。
機組大型化發展使設備價格迅速下降,單位千瓦價格從6000元降低到了3500元,據了解,近日開標的國家電投發布山東半島南海上風電基地 U 場址一期450MW項目上,出現3591元/kW包含塔筒的價格。
江蘇亨通高壓海纜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志康表示,風機做大可以降低成本、提升發電量,風機不僅往大型化發展,還越做越“強”,做到發電量和可靠性的領先,機組高可靠性是保障風電場收益的延續,這需要各廠家從生產環節上對產品質量嚴格把關。錢志康對行業內大型化機組的發展表示了祝愿和信心。
補齊短板,提升工程施工能力
從2021年搶裝的某些側面,反映了我國的施工能力和裝備配套不夠全面。錢志康認為,“十四五”期間,我國海上風電實現新增長、新突破的關鍵之一在于施工能力的提升。
據統計,2021年至今已經有包含打樁船、起重吊裝平臺等在內的新建船機設備超28艘,且仍然不斷有更大噸位、吊裝能力更高的施工船簽約,“十四五”前半段預計將有超過30艘新建船機設備投運。
值得一提的是,亨通于近日全新發布的大型深遠海風電安裝平臺,該平臺具備起吊能力強、作業水深大、可變載荷大、甲板面積大四大優勢,可滿足運、吊、儲一體化需求,主要用于深遠海水域調遣、作業,進行海上風電施工,以及其他水上工程施工的起重、吊裝和運輸等工作。
錢志康介紹到,“這種多功能、適應各種作業環境的安裝平臺將成為我國未來海上風電項目施工作業的標配。”
在施工經驗上,我國已經具備平價海上風電項目大兆瓦機組批量安裝的成功案例,作為山東首個平價海上風電項目,山東能源渤中海上風電工程需安裝60臺葉片長107米,葉輪直徑達220米的H220-8350海上風電機型,該項目由亨通承接,項目施工難度大,海況復雜,亨通施工團隊憑借多年來的風機安裝經驗,與風機廠家提前深度對接,逐個落實工藝細節,確保各項準備工作前置。
通過嚴密組織及精細化作業,根據氣象及海況的變化,制定了全方面各環節的專項應急預案,精準搶抓了各段窗口期,確保了風機安裝工作的順利開展。錢志康自豪道,亨通已具備深遠海的承接能力,亨通創造了多項海上風電施工記錄,例如單月單個平臺最高吊裝12臺大兆瓦風機記錄,平均單臺風機安裝19小時紀錄。
攻堅克難,探索深遠海關鍵技術
隨著近海風能資源的逐步開發殆盡,海上風電開始向深遠海邁步,國內已有的兩臺漂浮式示范樣機“三峽引領號”和 “扶搖號”已為我國“十四五”海上風電挺進深遠海實現了良好的開端。
目前,我國沿海多地正在積極布局深海風電示范項目,上海市推出了4.3GW+首批深遠海海風示范項目;福建省莆田市南日島東北側首個漂浮式海上風電和漁業養殖融合裝備研究與示范項目也正在積極推進;海南萬寧漂浮式海上風電1GW試驗項目一期工程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該項示范項目一期200MW計劃2025年底前建成并網,二期工程800MW計劃2027年底前建成并網。
從已經規劃的固定式海上風電項目離岸距離來看,陽江青洲一、二、四、五、六、七項目離岸距離已經達到50-70千米,最遠的海上風電場機組機位離岸距離已經超過80千米,隨著深遠海風電項目的逐步釋放,未來海風項目平均離岸距離將進一步增加。
▲亨通發布的最新第四代自升自航式一體化風電安裝平臺
錢志康表示,離岸距離越遠,給海上風機機組電能輸出工作帶來的挑戰就越大,此前的高壓海纜輸電技術幾乎由國外所壟斷,給產業發展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十余年來,中國致力于超高壓海纜技術的創新,這其中也包括亨通。亨通深耕海上風電領域,2017年,亨通連續創下500kV、220kV單芯交聯聚乙烯超高壓海纜世界最大無接頭長度紀錄;2018年,亨通交付世界最長單根無接頭220kV三芯超高壓海纜;2019年,亨通承建全球第一座半潛漂浮式海上風力發電場;截止2021年,亨通參與的海上風電項目已覆蓋中國沿海90%以上風場。
▲海平面139.1米!亨通團隊完成H236-8.X機型安裝
錢志康指出,亨通將持續布局海上風電業務、增強海洋裝備及海洋工程施工能力,不斷完善海上風電全產業鏈服務能力。亨通已經從海纜敷設進入海纜運維領域,從風機安裝向單樁基礎施工、基礎防沖刷等海上風電工程業務拓展。在核心產品方面,亨通也從靜態交流海纜系統,跨入直流海纜系統、動態纜系統、臍帶纜系統以及海上油氣等多個領域。
亨通將通過不斷完善海上風電全產業鏈服務能力,賦能海上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我國“十四五”海上風電的順利“突圍”提供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