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三峽新能源河北分公司發函稱,三峽天津南港海上風電示范項目近期在天津市濱海新區行政審批局取得核準批復。
根據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官方公告,三峽天津南港海上風電示范項目是天津市首個符合“雙十”政策要求的海上風電項目,與《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十四五”發展規劃》相銜接。
項目擬安裝28臺風電機組,建設風機基礎土建工程、風機吊裝,同時建設220kV海上升壓站、海纜敷設、陸上集控中心等。項目投資24億元,建成后年發電量59780萬kWh,與相同發電量的火力發電廠相比,節約標準煤19.09萬噸,可以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有效帶動風力發電設備制造、海上工程施工、運行維護管理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濱城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詳情見下:
近日,我辦收到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的感謝函,對我辦工作人員在項目核準過程中給予的支持幫助表示感謝。
感謝函提出我辦“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對自身工作絲毫不懈怠、不拖沓,高質量保證審批效率 ”“展現了新區優質的營商環境、高效的政務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環境,增強了三峽集團在天津投資的信心”。
三峽天津南港海上風電示范項目是天津市首個符合“雙十”政策要求的海上風電項目,與《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十四五”發展規劃》相銜接。項目擬安裝28臺風電機組,建設風機基礎土建工程、風機吊裝,同時建設220kV海上升壓站、海纜敷設、陸上集控中心等。項目投資24億元,建成后年發電量59780萬kWh,與相同發電量的火力發電廠相比,節約標準煤19.09萬噸,可以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有效帶動風力發電設備制造、海上工程施工、運行維護管理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濱城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圍繞項目審批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區政務服務辦通過特殊時期“線上辦”&加班加點“加急辦”,讓企業“煩心事”轉變成“省心事”,真正做到為企業所想、謀企業所需、急企業所用。
線上網辦,在“準”上下功夫
企業提交項目申請時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期,我辦推行“網上辦、不見面、保安全、能辦事”審批模式。雖然不能和企業見面,但審批“不斷檔”,通過電話、微信、郵箱等多種方式指導企業填報,為企業提供“高、精、準”的審批服務。
全程跟蹤,在“快”上下功夫
在完成好支援核酸檢測下沉任務的同時,開展好辦事指引、疑難解答等多方面服務,加班加點審閱項目申請報告,高質量保證審批效率,最短時間內幫助企業取得核準批復,為項目早日開工爭取時間。
一聲感謝,表達的不僅是企業的感激之情,也是對新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最大限度便民利企的充分肯定。
下一步,區政務服務辦將繼續秉承“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好想辦法”的工作理念,找準服務企業項目的著力點和切入點,主動靠前、盡心服務,高質量助力重點項目落地落實,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審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