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深圳供電局電力科學研究院主持,四川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安徽大學共同參與研發的“數字化驅動的高電能質量與客戶增值服務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成功完成系列關鍵裝備的研制與測試。這是國內首次基于5G通訊和數據驅動的優質園區電能質量量測、分析和管控的南網重點科技項目。較傳統優質園區電能質量提升技術,該項目具有智能化水平高、治理裝備指標先進等優點。
面向城市配電網及優質電力園區的高電能質量供電需求,量測和分析技術是決策基礎,先進治理技術是保障手段,商業模式是創新驅動。但在供電品質提升實踐中,電能質量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偏低,海量監測數據利用率不足,電能質量和供電可靠性提升技術未得到有效融合,高品質供電增值服務模式尚不清晰,難以有效支撐電網公司高品質供電的管控決策。
2020年,深圳供電局電力科學研究院牽頭立項,從解決監測數據準確性和可靠性入手,研制了具有數據自辨識和自修復能力的電能質量監測系統,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5G通訊和大數據分析技術,有效拓展了電能質量監測數據在業務和決策層面的應用。針對園區高品質供電需求,開展先進治理技術應用研究,試制了基于新型SiC器件的電能質量綜合治理裝置,實現多穩態指標分布式綜合治理;研制基于快速真空機械開關的電壓暫降治理裝置,采用高頻強制過零和渦流驅動技術,首次實現電壓暫降時主備開關5ms快速切換;試制了基于智能接地技術的配電網主動干預型接地消弧裝置,實現單相接地故障的快速識別、消弧、選線與隔離。探索高品質供電服務商業模式,提高用戶參與電能質量治理的主動性,構建多方參與的優質供電園區運營模式;開展示范工程應用,建設智慧平臺,實現園區配電網電能質量的全景展示。通過研究和應用,為我國配電網及重要用戶的優質供電提供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技術范式和商業模式,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為驗證項目關鍵技術裝備的指標和性能,深圳供電局電力科學研究院委托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開展第三方檢測,在不同試驗工況下完成各類裝備真型試驗,技術指標全部達到預期目標。
來源:北極星電力網 作者:張華贏、鐘雋? (深圳供電局電力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