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海上風電實現能源轉型目標的亞洲國家面臨一個問題,用于在海上安裝大型風力渦輪機的專業船只日益短缺,這可能會妨礙他們轉向清潔能源的步伐。
船運專家警告,隨著各國在未來10年開始快速建設風力發電,造船業生產專用船只的速度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此外,由于風力渦輪機的尺寸開始大幅增加,需要更大的船只來處理,海上風電船的短缺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浮動風力項目在挪威,使用轉子直徑超過160米的渦輪機。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預計,隨著技術的進步,到2030年,海上風電項目渦輪機的轉子直徑可能增加至275米。這意味著現有的海水風電船可能很快就會過時。
新加波船企馬可波羅海業首席執行官Sean Lee指出,韓國對專業船舶的需求將會很大,而日本將從2028年起涌現越來越多的海上風電項目。
在海底安裝風力渦輪機是一項復雜工作,需要專門設計的船只才能進行。根據船舶經紀公司Clarksons的數據,除中國外,目前全球只有大約10艘能安裝渦輪機的船舶和數十艘風電運維船(CSOV)在運營。據估計,到2030年,渦輪機安裝船的缺口將達到約15艘,而CSOV的缺口將從目前的30艘擴大到130艘以上。
據相關預測,到2035年,全球海上浮動風電市場的累計裝機容量將從目前的0.1吉瓦增長至27.6吉瓦。雖然未來漲勢可期,但該行業必須解決供應鏈和其他問題。
分析師指出,如果對海上風電船的投資被推遲,可能會影響到全球風力發電場的開發時間表。
海上風電船短缺對亞洲來說意義重大。根據GWEC的預測,到2026年,亞洲將超過歐洲,成為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最多的地區。缺乏船只可能會阻礙各國向清潔能源轉型。
能源咨詢公司韋斯特伍德高級分析師預計,隨著更多國家開始競相建設海上風力發電場,潛在的危機可能會發生在2025年至2030年之間。
來源: 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