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風水輪流轉,可喜劇行業是吊車出租的天變得也太快了!從以趙本山為代表是吊車出租的遼寧民間藝術團到郭德綱是吊車出租的德云社再到李誕的笑果文化,與其他喜劇藝術的日薄西山相比,幾年時間脫口秀這個舶來品已經變得如日中天。
觀眾“喜新厭舊”的特點當然有部分因素,但通過觀看相聲和脫口秀節目,我們不難發現一盛一衰的終極原因是雙方在作品創新上的截然不同。
脫口秀和相聲:快速破圈與后勁不足
中國本土脫口秀發展時間并不長,但是發展迅猛,最出圈時刻還要論第三季脫口秀大會楊笠關于男人的段子和李雪琴的喪文化。
(圖源網絡)
“男人為什么那么普通卻那么自信”、“男人還有底線”、“宇宙的盡頭是鐵嶺”、吐槽甲方“只有孫子才會給爺爺提出那么多無理要求”……脫口秀演員們直指當代女性遭遇的禁忌和困境、社恐、中年危機、甲方等系列社會關注話題,再加上他們獨樹一幟又有趣的觀點和敢于冒犯的態度,段子被反復傳播,一爆再爆。
(圖源網絡)
而反觀相聲,一個段子一用再用,岳云鵬大火的“五環之歌”、孟鶴堂的“盤它”之后,極少出現新的破圈傳播。論對當下生活的觀察、提煉與闡釋,相聲演員簡直要被脫口秀演員“吊打”,也難怪觀眾會出現審美疲勞。
中報業績暴漲 7成營收凈利雙豐收,“出海+智能化”已“彎道超車”?
【慧曉大勢】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2021年中報分析
【數據】8月挖掘機銷售18075臺,同比下降13.7%,國內市場疲軟態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