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參加工作16載,扎根新疆10年整
參與6項重點工程建設,5次獲得省部級獎項
先后獲評集團“建功立業”獎章、
“愛企如家標兵”“創效功臣”
中國鐵建工人先鋒號標兵、勞動模范
他悉心扎實專業素養,凝聚挑戰精神
以標段建設領跑全線,以干促攬
實現一攬子項目滾動發展
不斷擴大企業影響力
他研學考究項目管理,致力提質擴容
講求項目承包模式,精誠合作建成民心工程
不斷謀蓄企業管理戰略
他心系企業發展大局,踐行使命擔當
探索新興業態工程,匠心獨運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不斷擦亮企業金字招牌
杜以苓(右)接受記者采訪
他就是杜以苓,現任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5年大學畢業加入中國鐵建后,歷任項目技術員、三公司總部部員、項目施技科長、項目總工、項目經理,他以企為家、以業立身,自2011年奔赴新疆阿喀公路項目以來,從技術管理崗位先后走向項目負責人、區域負責人崗位,精耕細作“十年如一日”,用作為和擔當演繹著成長和奉獻,為集團在新疆市場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實事求是拓疆土
2011年5月,集團三公司中標新疆阿喀公路項目,該項目是當時三公司線路最長、投資最大、施工環境最惡劣的公路項目。憑借扎實的專業基礎和過人的膽識膽略,杜以苓被委以重任擔任該項目總工程師一職。
荒涼的戈壁灘,大片的無人區,甚至連飲水、食物都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很多人因吃不了這個苦而選擇離開,而杜以苓堅持下來了。面對諸多困難,他將此前掌握的技術成果應用到施組設計中,耐心總結了在公司總部工作期間積累的質量及安全管理經驗,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投入到項目技術保障和施工組織、項目管理之中。
和項目團隊每一員一樣,杜以苓將企業的重托、組織的信任牢記在心,齊心實現了工程安全質量進度建設同步推進——日產值連創新高并成功突破800萬元,創造了月產值超2億元、年產值破11億元的三公司施工記錄,工程也得以在全線率先完工。他個人也在項目建設中脫穎而出。
此后,杜以苓先后負責了集團新疆阿烏公路、連霍高速小烏段兩個項目建設。復雜的施工環境和艱巨的施工任務讓他感到壓力重大,作為項目領頭人,他戒驕戒躁,將“強組織、巧安排、嚴管理、細施組、重實效”指導思想靈活運用到項目建設和管理中,堅持“小項目大管理”的理念,高效、優質地完成了建設任務。其中,阿烏項目提前一個月交工,實現了“小項目、高收益”的目標;連霍高速小烏段項目獲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工人先鋒號”等7項殊榮,他個人也獲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家重點工程競賽優勝個人”。
繁重的工作壓力和艱苦的工作環境也曾讓杜以苓這位“硬漢”吃不消。在連霍高速小烏段項目建設期間,由于常年與沙塵相伴,使他患上了膽結石,在第二次病倒后應醫院強烈要求,“不得已”住院治療,摘除手術后三天就出院回到施工現場工作。他也因此被同事戲稱為“渾身是膽的‘無膽英雄’”。
守正創新擴陣容
先期項目建設為企業在當地及周邊贏得了良好口碑。2019年,杜以苓再擔重任轉戰石河子市,負責集團三公司在當地的項目建設和市場開發,他也從此開始了第“3+N”個項目的組織管理。
和此前負責項目不同的是,石河子市場多是市政工程項目,且多為EPC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模式。杜以苓略感此前的項目管理經驗在此處并不適用。“要想干好項目,必須發展、必須實踐、必須學習,以戰略引領在市場競爭中尋找差異化,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他和項目團隊制定了如此戰略規劃、形成共識,凝聚成發展合力。
杜以苓不定期帶領管理團隊研學市政工程和EPC項目施組經驗、管理模式,從此前取得聲譽效益雙豐收的城市道路項目虛心取經,為后期項目建設和一攬子項目開發打好了先期基礎。2019年下半年,項目團隊先后中標石河子鐵路空港物流園、城市水熱管網、我國首個兵地融合交通樞紐——石瑪大橋等項目,區域項目管理初見雛形。
自打開石河子區域市場后,杜以苓在“項目管理年”活動中力求提質擴容,在一攬子項目率先垂范了“總部管總、區域管理、項目管干”。他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抓手,圍繞優化施工方案和組織設計,重點開展了短板補強、難點攻堅、精準預控、價值提升等行動,“全員管理”的氛圍和意識明顯增強,經濟運行質量也大大提升。
杜以苓(左)盯控現場施工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對生產經營帶來極大影響。杜以苓應對考驗,沉著分析,借力集團以“管理職能延伸”為關鍵主線的“工作落實年”活動,在石河子一攬子項目建立了定期調度機制,全面落實項目主體責任,深挖干部職工內潛,力促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手抓、兩手硬。此舉也成為一攬子項目在疫情期間平穩發展的基礎支撐,更激發了全體職工崇尚實干的熱潮。
行穩致遠促轉型
負責的項目越來越多、承擔的職責越來越重、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2020年,石河子一攬子項目全面復工以來,杜以苓深感崗位責任重大。在他看來,融入企業發展大局、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是當前除干好施工現場外的又一要務。
為此,杜以苓細心研讀了中國鐵建“三轉”理念、四者定位,以及集團“7個新興業態”產業布局,準確研判石河子當地“后疫情”時期基礎設施建設新形勢,借助既有施工業績和先前簽署的戰略框架協議,和當地政府精準切入合作,先后研究策劃了產業投資、老舊小區改造、流域及生態治理、尾礦整治及礦山開發、鄉村振興等新興業態項目并落地實施。
除了合理安排施工組織以外,杜以苓還前瞻性地意識到,要想在新興業態領域旗開得勝,還需培育著眼長遠發展的施工理念。為此,他聯合后方公司總部,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為試點,制定了可復制參考的施工方案,諸如改造設計效果與石河子軍墾文化相迎合、“花園式”改造降低施工影響、“點餐式”改造征集居民意愿、地企共建實現最大化改造參與……一系列舉措贏得了居民的認可,改造后的老舊小區煥然一新,贏得居民交口稱贊,“十四局不僅是一支筑路鐵軍,還是扮靚城市的能工巧匠呀!”
2020年7月,正值新疆地區黃金施工期,一攬子施工計劃被當地新一波疫情再次打亂。杜以苓迎難而上,鎖定既有節點目標不變,調配石河子區域內一攬子項目人、機、料資源,實施“掛圖作戰”向交工目標沖刺。進入10月份,一攬子項目先后告捷——石瑪大橋如期通車,老舊小區改造順利交付,瑪河生態修復成效凸顯、昔日戈壁灘變桂雨江南,砂石骨料場投運生產……
此時,憑借石河子一攬子項目的立體業績,企業影響力“朋友圈”再度擴大到周邊瑪納斯縣、喀什地區等地,集團先后中標當地片區開發、鄉村振興等新興業態項目,將深化產業鏈合作,面向更多領域開展更深層次合作。
也正是在謀略企業轉型升級中,杜以苓率領項目團隊不斷凝聚智慧和力量,使“狠抓落實、崇尚實干、爭創一流”成為共同追求,為爭創“行業一流”、打造“品質鐵建”蓄勢賦能。
編輯:張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