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近期出爐的廣西清潔能源消納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廣西清潔能源消納電量再創歷史新高,累計消納清潔能源電量超889億千瓦時,對比2012年翻了一番。2018年至2022年,廣西連續實現清潔能源全額消納,做到零棄水、零棄風、零棄光”,是南方電網區域五省區(廣東、廣西、海南、貴州、云南)唯一實現連續5年清潔能源全額消納的省區。
面對近年來新能源跨越發展、清潔能源電量屢創新高等重重挑戰,廣西如何連年實現清潔能源全消納”,一次次刷新綠電”成績單?
強化技術創新注重科技消納”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廣西自北向南出現大風天氣過程,風電出力大幅增加……突發的天氣變化導致清潔能源電量如同坐過山車”的現象,在廣西屢見不鮮。
廣西是南方電網區域受天氣系統影響最大的省區,提升氣象水文預測準確率,對做好清潔能源消納工作尤為重要。”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水電及新能源科高級經理唐健說。
唐健介紹,廣西電網公司借助高精度氣象水文預報技術,應用數值天氣預報以及AI、大數據等人工智能技術,深入挖掘天氣、水文、風力、水電、新能源出力之間的規律,提升多時空尺度的氣象水文預測準確率,預判長中短期天氣變化帶來的消納風險,準確制定對應措施。同時積極開展一系列技術研究,研發多能互補優化模型,實現水電與新能源的互補運行,提升清潔能源消納能力。
隨著廣西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的雙增長”,廣西電網公司依托氣象綜合信息、水庫調度自動化、新能源調度綜合管理等三大技術支撐系統,對全區2000多座雨量站,以及大中型水電廠、集中式風電場和光伏電站進行實時監測,全面提高清潔能源動態調節能力,持續發揮電網千里眼”順風耳”作用。
建設數字電網深挖消納潛力
近期,2022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公布,廣西電網公司科技成果高可信智能電表物聯網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榮獲二等獎。該成果在芯片化保護技術、深度感知技術、設備高可靠技術以及設備狀態感知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為探索用戶側消納潛力提供更多可能。
智能電表像一個個傳感器,可以實現千家萬戶的用電在線監測,通過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保障新能源安全穩定運行,挖掘清潔能源潛在需求,為清潔能源消納提供有力支撐。”該項目負責人、廣西電網公司計量中心生產管理科經理楊舟介紹。
2022年,廣西電力交易中心持續推動市場化改革步伐,拓寬清潔能源消納渠道,首次向企業用戶開展綠色電力證書核發,讓每一度綠電都能精準溯源。同時,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優化電力交易系統,上線綠色電力交易功能,確保綠色電力高效交易,推動超過1800小時風電交易電量進入市場,擴大廣西清潔能源市場化消納空間。
搭建電力高速路”提升消納能力
在百色,隨著首個數字化智能變電站220千伏雪蓮站、雪蓮-中心雙回110千伏線路工程等重點項目的投產運行,該市推動多個風電、光伏項目陸續并網,總裝機容量達118.6萬千瓦,累計新能源全額消納電量11.15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111.17萬噸。
當前,廣西正全面沖刺220千伏變電站縣域全覆蓋,助力縣域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電力穩定送出。2022年,廣西電網公司累計投資148.40億元,著重加強電網平臺建設、完善電網架構,加快新建、擴建新能源輸送高速公路”,既滿足了清潔能源就地消納需求,又持續提高了跨區域消納水平。
截至2022年底,廣西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裝機累計突破1700萬千瓦,全年新增裝機超410萬千瓦,同比增長31.8%。新能源累計電量突破3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7%。新能源裝機占廣西能源裝機27.4%。
根據有關專家預測,聚焦雙碳”戰略目標,新型電力系統正加快建設,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已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廣西風電、光伏在十四五”十五五”末的裝機目標分別為4000萬千瓦、7000萬千瓦,新能源裝機總量將快速超過燃煤火電、水電裝機。
我們將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步伐,全力推進電網智能化、數字化建設,提升電網態勢感知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精心做好清潔能源消納工作。”廣西電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總經理韋恒說。(記者 譚卓雯 通訊員 陸冬琦)
面對近年來新能源跨越發展、清潔能源電量屢創新高等重重挑戰,廣西如何連年實現清潔能源全消納”,一次次刷新綠電”成績單?
強化技術創新注重科技消納”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廣西自北向南出現大風天氣過程,風電出力大幅增加……突發的天氣變化導致清潔能源電量如同坐過山車”的現象,在廣西屢見不鮮。
廣西是南方電網區域受天氣系統影響最大的省區,提升氣象水文預測準確率,對做好清潔能源消納工作尤為重要。”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水電及新能源科高級經理唐健說。
唐健介紹,廣西電網公司借助高精度氣象水文預報技術,應用數值天氣預報以及AI、大數據等人工智能技術,深入挖掘天氣、水文、風力、水電、新能源出力之間的規律,提升多時空尺度的氣象水文預測準確率,預判長中短期天氣變化帶來的消納風險,準確制定對應措施。同時積極開展一系列技術研究,研發多能互補優化模型,實現水電與新能源的互補運行,提升清潔能源消納能力。
隨著廣西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的雙增長”,廣西電網公司依托氣象綜合信息、水庫調度自動化、新能源調度綜合管理等三大技術支撐系統,對全區2000多座雨量站,以及大中型水電廠、集中式風電場和光伏電站進行實時監測,全面提高清潔能源動態調節能力,持續發揮電網千里眼”順風耳”作用。
建設數字電網深挖消納潛力
近期,2022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公布,廣西電網公司科技成果高可信智能電表物聯網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榮獲二等獎。該成果在芯片化保護技術、深度感知技術、設備高可靠技術以及設備狀態感知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為探索用戶側消納潛力提供更多可能。
智能電表像一個個傳感器,可以實現千家萬戶的用電在線監測,通過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保障新能源安全穩定運行,挖掘清潔能源潛在需求,為清潔能源消納提供有力支撐。”該項目負責人、廣西電網公司計量中心生產管理科經理楊舟介紹。
2022年,廣西電力交易中心持續推動市場化改革步伐,拓寬清潔能源消納渠道,首次向企業用戶開展綠色電力證書核發,讓每一度綠電都能精準溯源。同時,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優化電力交易系統,上線綠色電力交易功能,確保綠色電力高效交易,推動超過1800小時風電交易電量進入市場,擴大廣西清潔能源市場化消納空間。
搭建電力高速路”提升消納能力
在百色,隨著首個數字化智能變電站220千伏雪蓮站、雪蓮-中心雙回110千伏線路工程等重點項目的投產運行,該市推動多個風電、光伏項目陸續并網,總裝機容量達118.6萬千瓦,累計新能源全額消納電量11.15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111.17萬噸。
當前,廣西正全面沖刺220千伏變電站縣域全覆蓋,助力縣域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電力穩定送出。2022年,廣西電網公司累計投資148.40億元,著重加強電網平臺建設、完善電網架構,加快新建、擴建新能源輸送高速公路”,既滿足了清潔能源就地消納需求,又持續提高了跨區域消納水平。
截至2022年底,廣西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裝機累計突破1700萬千瓦,全年新增裝機超410萬千瓦,同比增長31.8%。新能源累計電量突破3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7%。新能源裝機占廣西能源裝機27.4%。
根據有關專家預測,聚焦雙碳”戰略目標,新型電力系統正加快建設,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已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廣西風電、光伏在十四五”十五五”末的裝機目標分別為4000萬千瓦、7000萬千瓦,新能源裝機總量將快速超過燃煤火電、水電裝機。
我們將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步伐,全力推進電網智能化、數字化建設,提升電網態勢感知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精心做好清潔能源消納工作。”廣西電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總經理韋恒說。(記者 譚卓雯 通訊員 陸冬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