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DNV的最新研究,60%的受訪者表示浮式海上風電可以在2035年達到完全商業化,25%的人認為最早可以在2030年實現。
該研究調查了全球244家開發商以及投資者、制造商、顧問和運營商。
DNV能源系統首席執行官Ditlev Engel表示:“業界觀點是明確的。人們對浮式風電在10年+的時間內實現商業化十分有信心。DNV預測,到2050年,所有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的15%將來自于浮式風電機組。然而,必須克服障礙。”
DNV表示,實現全面商業化將部分取決于關鍵市場的投資潛力。
研究顯示,21%的受訪者認為市場規模是選擇投資市場的首要標準,其次是監管和政治穩定性(16%)以及電網適用性(12%)。
Ditlev Engel表示:“政府可以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制定長期穩定的政策和監管框架,以及調整電網和港口等關鍵基礎設施,使市場對投資具有吸引力。行業本身需要通過進一步的標準化和規模化來降低成本。”
DNV表示,未來實現大規模開發浮式風電,重要的是盡可能快的降低平準化能源成本(LCOE)。
該組織的《能源轉型展望》預測,到2050年,浮式海上風電的平準化成本可以下降近80%。
根據DNV的研究,21%的調查對象認為,標準化–無論是通過減少概念數量還是通過出現更可取的概念,都將是降低LCOE的一個重要因素。
接下來是更大的風電機組和工業化,其次是大型風電場。業界還提到,標準化是降低風險的一個因素。
DNV表示,由于海上風電行業正受到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產能限制的影響,供應鏈挑戰業進一步加劇。許多接受訪問的浮式風電專業人士表示,最大的風險是缺乏港口基礎設施。
研究報告中提到,第二大風險是安裝船的可用性。
DNV表示,由于在未來十年內安裝的系泊和錨的數量將超過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所見的數量,因此系泊和錨固的安裝船舶的數量和安裝能力可能是該行業的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