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五五”幸福員工工程
生產生活“四改善”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全年,深入實施“惠民工程”,推動解決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是吊車出租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職工群眾是吊車出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八
五五
改善生產環境項目
針對艱苦、偏遠地區維保中心、風電場,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改善提高職工生產生活基礎設施。
新疆公司開展宿舍空調、窗簾、鞋柜等生活設施更新及食堂改造等工作,不斷完善職工生產生活基礎設施。
黑龍江公司投入36萬余元,為老舊風電場更新購置生活電器、廚房用具及配套設施,大幅改善了一線職工是吊車出租的生活條件,惠及87名一線職工。
河北公司把職工的吃住行作為公司大事來抓,投入26萬元加強職工食堂建設,改善食堂就餐環境,完善食堂設備設施,優化食堂管理模式,打造職工滿意幸福食堂。
江西公司為一線員工租賃員工宿舍,給職工提供休班后交流溝通、休息調整的場所,解決了一線職工休班后受路途遙遠、路費高等因素無法回家只能在風電場“蝸居”的問題。
寧夏公司為五里坡第一風電場宿舍及公共區域采購并加裝22臺壁掛式、4臺立式空調,有效解決風電場因周邊數家豬場養殖基地產生的刺鼻氣味而無法開窗通風、嚴重影響職工休息的問題,進一步改善員工居住環境。
廣西公司、甘肅公司、浙江公司、湖南公司為徹底解決風電場因位置偏遠而吃水、用水難,水質超標等問題,通過購置凈水設備及修建蓄水池,成功解決風電場職工飲水問題。
四八
五五
改善工作條件項目
改善辦公條件,結合辦公設備管理規定和實際使用年限,根據需要更換辦公設備。對辦公區域環境、衛生和設施進行改善,及時凈化空氣。
蒙西公司結合辦公環境改善需求,投入40萬余元改造公司科室布局、文化長廊、集控中心,有效提升員工幸福指數。因地制宜、快速解決因強降雨、沙塵等極端天氣造成的綜合樓屋頂漏雨的“急難問題”,投入26萬元為四子王、諾爾等3個風電場加蓋屋頂防水層,有效保障員工正常的生產生活。投入28萬元,及時解決巴音風電場站內消防泵管路漏水、地面下陷問題,有效避免場區安全生產隱患。
云南公司全力推進“滇西區域維保中心”建設,在低海拔縣城建立集中辦公點,讓職工在“山下”生活成為現實。
碳資產公司累計投入50萬余元,著力改善職工辦公環境,有效解決職工辦公工位緊張、辦公室無窗戶等問題,及時更換損壞的辦公桌椅等辦公設施,針對辦公室采光不足的問題,優化辦公室頂燈,為職工配備護眼燈,大幅改善職工辦公環境。
四八
五五
改善生活文體設施項目
促進公司文體建設制度化、長效化,結合企業實際和員工特長,制定切合實際的文體活動規劃。修建職工文體娛樂、健身、學習場所,配齊相關設備設施,進一步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統籌調配同一區域特別是在京區域單位辦公、活動場所等資源,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資源共享。
甘肅公司根據生產一線職工實際需求,投入9萬余元,為一線職工采購球拍、球桌、健身器材等文體用品400余件,進一步豐富了職工的業余生活。
安徽公司為滿足和激發職工閱讀興趣,為職工量身打造“共享書吧”,首期購置涵蓋黨風廉政、工會建設、人文歷史等600余冊書籍。同時,“共享書吧”內還配備了咖啡機、平板電腦、飲水機等設施,環境優雅、設施完備,在公司內部掀起“讀書熱潮”。
山東公司投入4萬元資金改善風電場文體設施,為風電場配置劃船機、跑步機等健身器材,更換濱海風電場、北海風電場銹蝕嚴重的籃球架,不斷豐富一線職工的業余生活。
四八
五五
改善勞動保護和職業病防治項目
強化工作場所職業危害辨識、評估、監測和改善。嚴控新發職業病,職業病發病率控制在1‰以內。實現職業危害、警示告知率100%,職工入職、離崗體檢覆蓋率100%,職工工傷保險覆蓋率100%,人身意外保險覆蓋率100%。持續優化改進工作服,滿足一線員工需求。在符合安全生產規定的前提下,所屬各單位組織現場員工試用比較后確定選型,自行選擇相對輕型的安全帶及雙鉤,減輕人員負荷。測算論證推動力矩、衛生等純體力作業外委。
廣東公司積極改善風電場一線職工健康衛生生活環境,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強化工作場所職業危害辨識、評估、監測和改善,完成職業病現場危害因素檢測、職工職業病體檢工作。
新疆公司為本部及基層電場配備了12臺血壓儀,給職工提供測血壓服務,建立健康檔案,對血壓進行跟蹤記錄,更好的保護職工身體健康,為長期開展疾病防控夯實基礎。
持續進行中
本期策劃:黨建工作部(黨委宣傳部)
制 作:吳梓錐
編 輯:孫睦涵
責任編輯:肖 薔
校 核:李韶武
執行主編:白雪松
素材來源:所屬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