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上市公司:上海電氣(601727)、金風科技(002202))、明陽智能(601615))、西門子歌美颯(SGRE.BME)、湘電風能(600416)、GE(GE.NYSE)、東方電氣(1072.HKG)、太原重工(600169)
本文核心數據:產品結構、市場定位等。
1、 中國海上風電行業龍頭企業綜合對比
海上風電始于 1990 年代初的歐洲,此后開辟了人類可以使用更多清潔資源的新領域。經過30多年的發展,全球海上風電取得了顯著成效,逐漸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加入。
目前,中國海上風電行業的主要龍頭企業為金風科技(002202)和明陽智能(601615)),整體來看,金風科技和明陽智能都在整體產業鏈布局從葉片生產到中游整機制造再到下游運維,從市場地位來看,金風科技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世界第五,明陽智能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世界第七。
2、明陽智能:海上風電業務布局
明陽智能自2007年成立以來,始終以創新、自主研發為核心理念。2010年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次年市值突破100億元。2017年,全球權威研究機構Toyotaro&Associates發布了最新的《全球海上風電創新趨勢報告》(Global Offshore Wind Innovation Trends Report)。在海上風電創新排名中,明陽風電位居第一。2019年,明陽智能在上交所A股上市,股票代碼:601615。 2021年1月15日,明陽智能MySE8.3MW超大型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在福建興化灣上市. 二期工程順利吊裝。2021年1月30日完成投運并并網運行。
3、明陽智能:海上風電業務布局及運營現狀
——運營現狀:布局全球
作為全球清潔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明陽智能致力于綠色、普惠、智能的能源。其業務涵蓋風能和太陽能產業。在全球新能源企業和全球海上風電創新500強中位列第40位。位居第一,正在全力打造世界知名的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團。
公司成立于2006年,總部位于中國廣東中山,前身為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清潔能源全生命周期價值鏈管理及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位列2020年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第40位,穩居全球海上風電創新排名第一。現已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慧能源企業集團。
——現有產品結構:四大系列
鑒于海洋獨特的氣候、風況、地形條件等自然環境特征,公司希望在目前建設成本較高的投資經濟模式下,實現風電場的預期收益。公司設計的大兆瓦、高效率、小型風電機組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運輸方便、吊裝安全等特點,可降低風電場整體投資成本,增加發電量,降低每臺用電成本。千瓦時。
其中MySE6.0MW風電機組平臺是根據我國海上風資源和海洋環境特點定制化設計開發的。具有發電效率高、可靠性高、防腐散熱性能優良、抗臺風性能優良、運行維護成本高等優點。劣勢。
——產銷:2020年產銷率不如以往
自公司開始布局海上風電業務以來,公司海上風電機組產銷量均呈現快速增長。產量方面,公司海上風電機組從2018年的5臺上升到2020年的226臺;銷量方面,從2018年的3輛上升到2020年的161輛。 從產銷率來看,除2019年產銷率為90%外,其余兩年均保持在60%至70%之間%; 這說明公司產銷率一般。
——研發現狀:自主研發海洋產品
(1)研發創新:擁有多個研發團隊,與知名機構合作
公司掌握了海上風電設備制造技術,打破了西方國家對重大裝備前沿技術的壟斷,使開發東南沿海巨大的海上風電資源成為可能。公司整合全球資源風電發電機 技術,目前擁有國內領先的葉片設計團隊、齒輪箱設計團隊、發電機設計團隊、核心研發仿真團隊、整機研發測試團隊、液壓潤滑冷卻系統設計團隊、智慧能源研發團隊、智能運營和維護團隊。
公司還建立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省風電技術工程實驗室、廣東省工程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前沿研發中心。
此外,公司還與國內外知名機構ECN(荷蘭國家能源實驗室)、DNVGL(德國勞氏船級社)、Fraunhofer(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Romax(世界頂級傳動鏈設計師)合作。與其他國際知名機構進行科研合作,在氣動彈性研究、齒輪箱設計、傳動鏈系統設計、復雜地形風資源計算、先進控制策略開發等風電前沿技術領域的發展取得突破。
(2)研發成果:主要是有效的實用新型專利
截至2020年底,公司共參與制定國際國內標準165項,其中國際標準4項,國內標準154項;累計有效發明專利199件,2020年申請94件;累計有效實用新型專利701件,2020年申請187件;2020年有效軟件著作權共142項,申請19項;2020年共發表論文212篇二手吊車,65篇。
——訂單規模:均居行業前列
明陽智能在陸上、海上風電領域積累了長期深厚的技術積累。MySE緊湊型半直驅技術路線以低成本、高穩定性、高發電量等特點得到了市場的一致認可。2020年7月8日,公司發布了葉輪直徑203米、碳纖維混合葉片長99米的MySE11MW-203半直驅海上風電機組,成為國內最大的海上風電機組。公司繼續依靠創新技術將風電推進到兆瓦時代。2020年,明陽智能新增訂單4.31GW,其中海上風電訂單1.27GW。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
明陽智能是廣東省政府批準的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實施單位之一,是廣東省海上風電產業集群建設實施重點單位。隨著國家海洋經濟戰略的推進和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開發建設的推進,海上風電增量市場將進一步鞏固公司優勢。
——市場地位:世界第七
根據GWEC數據,2019年,明陽智能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占全球規模2.05%;排名第七。
注:GWEC 尚未發布 2020 年數據。
4、明陽智能:海上風電業務經營業績
自明陽智能開展海上風電業務以來,明陽智能海上風電業務收入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吊車公司,從2016年的7.3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50億元;且占營業收入總額的比重存在波動上升趨勢;從 2016 年的 10.5% 到 2020 年的 22.3%。
5、明陽智能:海上風電業務發展規劃
根據公司公告,2021年是海上風電項目并網的重要窗口期,今年一大批已經開工的項目需要并網。在需求量大的情況下,公司把提高效率放在首位風電發電機 技術,全力保障訂單和合同的交付。公司將以項目管理為抓手,通過一體化的運營指揮系統和規范的管理流程體系,對項目各階段的需求、風險和計劃進行管理和識別,努力打造完整、靈活、高效的供應鏈。鏈和能力交付保障體系。
海上風電即將進入后平價時代,從海上向遠海發展,海上距離和水深不斷突破。公司前瞻性布局漂浮技術研發,加強技術研發投入和專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投入,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公司將繼續加大漂浮技術的研發力度,率先在國內推廣漂浮技術的商業化應用,使明陽漂浮風機真正成為安全可靠、成本可控、性能優良的發電設備。進入深海的表演。深海風力渦輪機。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千站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地圖、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等服務。、產業招商引資、IPO募資可行性研究、招股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前瞻經濟學人APP】提供更深入的行業分析,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人員進行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