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我國自主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示范工程——中廣核防城港核電三號機組二期圓頂吊裝順利完成。土建階段全面轉入設備安裝階段,為項目建設進一步高質量、穩步推進奠定了基礎。
據廣西防城港核電有限責任公司新聞發言人龔廣臣介紹,穹頂是保障核電站安全的重要屏障,是保證反應堆廠房完整性和密閉性的重要組成部分。防城港3號機組穹頂是一個直徑45米、高13.6米的雙曲面半球,由70塊墻板組成。安全系統和控制系統安裝在內部,重量超過220噸。穹頂除安裝管道和鋼纜外吊車出租,總起重量為260噸。
“此次穹頂吊裝,我們創新性地運用了3D建模等智能核電施工技術,對穹頂吊裝過程進行沙盤推演,提前發現吊裝難點,制定解決方案,確保穹頂準確就位并且吊裝成功。智能施工技術的應用,讓我們提前預知風險,提升施工管理智能化水平。” 中廣核副總經理、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總指揮郭宗林說:“我們提前8天實現了穹頂吊裝。
據了解,防城港3號機組采用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它充分借鑒了融合第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設計理念,以及我國現有壓水堆核電站的設計和建設。、調試、運行經驗和最新研究成果,設備國產化率近90%,滿足全面參與國內外核電市場競爭的要求,是國家“走出去”的名片。
中廣核集團董事長何宇表示,防城港核電二期作為我國華龍一號示范工程,肩負著國內示范、國際對標的重要使命。走出去”。何宇表示吊車公司,華龍一號核電站出口相當于出口200架商用客機,將帶動5400多家中國裝備制造企業“走出去”穹頂吊裝多重,不斷提升“中國制造”的影響力。中國”和“中國智能制造”。
目前穹頂吊裝多重,廣西防城港核電站一期兩臺機組已投入商業運行,每年可為北部灣經濟區提供150億千瓦時的安全、清潔、經濟電力。 . 廣西防城港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健表示:“二期工程兩臺機組建成后,年發電量將達到165億千瓦時,環保效果顯著。相當于新增4萬公頃森林。防城港核電將為我國控制大氣污染、實現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生態環境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