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一年業績上漲3倍,股價上漲14倍。360億新強聯盟貴嗎?原創銳眼哥金融銳眼被收錄到話題#風電4個內容#塔筒2個內容#新能源10個內容#軸承1個內容#新強聯1個內容
新能源“F4組合”鋰電、光伏、風電、核電,如四輪回轉軸承三維吊車公司,在A股上演。前期光伏、鋰電暴漲,風電、核電緊隨其后。如今,風電、核電的上升勢頭才剛剛開始。放緩后,經過一段時間調整的光伏和鋰電池又卷土重來。
自去年9月國家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以來,無論是在股市內還是股市外,新能源的話題一直是波瀾不驚。新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是國家的節能減排。向成排的決心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
從這四個新能源子行業來看,各有其獨特的產業鏈分布,形成了不同的產業格局,但由于最終的應用形式都是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電能,因此各產業鏈之間已經相互連接. 比如四大新能源產業都需要逆變器和變壓器,以及鋼材、螺母、軸承等基礎部件的支撐。
這兩天瑞妍哥的兩篇關于風能的文章,分別梳理了風電設備和塔架的產業結構。今天繼續梳理風電設備的相關廠家。
新強聯(300850.sz)相信大家都在關注。自上市以來,近期股價表現都不錯,因為風電整機是風電機組的核心,而整機的核心是主軸承。而這家公司專業生產風電主軸承,自去年7月上市以來,股價上漲了14倍多。
風電主軸龍頭,上市一年漲14倍
新強聯是一家主要從事大型高端回轉支承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風電主軸承、偏航軸承、變槳軸承、盾構機軸承及關鍵零部件、海上起重機回轉支承等。等,主要應用于風力發電機組、盾構機、工程機械等領域。
什么是回轉支承?通俗地說,就是超大軸承。回轉支承比普通軸承放大100-1000倍甚至更大吊車,主要支撐風力發電機主軸的轉動。
(新強聯招股說明書截圖)
據新強聯半年報顯示,公司目前在回轉中心6米以上重型回轉支承的研發和制造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環形鍛件是回轉支承的主要原材料。12米環鍛件生產能力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目前,新強聯已與國內各大風電設備廠商合作,并已連續多年供貨。主要供貨設備廠商有銘陽智能、遠景能源、湘電風電、三一重能等。根據最新市場占有率數據,國內整機廠商遠景能源位列第一。二、銘陽智能位列第一。 三、 三一重能排名第七。
(新強聯招股說明書截圖)
今年上半年,新強聯實現總收入12.61億,其中回轉支承收入11.31億,風電產品收入10.37億,以及回轉支承整體毛收入利率29.89%,風電產品毛利率28.77%,風電產品收入占比超過82占總收入的百分比,這是公司目前的核心業務。
公司于2020年7月13日正式在創業板掛牌上市。上市后,由于國內風電行業快速發展,公司2020年業績實現了325.44的超高增長%,并在今年上半年繼續大幅增長74.73%。同時,公司股價自上市以來已上漲逾14倍,最新市值360億!
(新強聯股價走勢截圖)
今年5月以來,由于A股風電板塊持續走強,國內風電機組主軸承核心供應商新強聯順勢而為,股價飆升逾一倍。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進口替代
軸承是高精度零件,其精度和制造難度與圓珠筆筆芯相當。風力發電機和盾構機更是全球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標志性產品。
但是,我國目前風力發電機的主要軸承仍依賴進口。國內風力發電機主軸承市場長期被國外品牌占領。風電軸承等關鍵高端精密零部件急需進口替代。從行業綜合平價和降本的角度來看,還需要更多的國產產品。
目前,在國內風電軸承市場,除新強聯外,國內品牌還有瓦洲、羅洲、天馬、徐州羅特爾德、紹興科技等。國外品牌有德國舍弗勒、瑞典SKF、美國TIMKEN、日本等。捷太格特等
根據新強聯招股書所列數據,按2018年統計口徑,國產軸承品牌中,瓦州21.68億元,洛州33.4億元,天馬營收15.89億元,羅特爾德營收15.8億元回轉軸承三維,軸研科技營收20.66億元。國外品牌中,德國舍弗勒營收25.61億歐元,瑞典SKF營收857.13億瑞典克朗,美國TIMKEN營收35.80億美元,日本捷太格特營收獲得1.52 萬億日元。
據華商情報網分析,目前國外品牌占據國內風電軸承市場50%以上的份額。大功率高端軸承被國外品牌壟斷。國產品牌主要集中在低門檻偏轉和變槳軸承。